退战

提示

本篇以退战为题,旨在阐述在何种条件下采取退却方式以免遭敌打击的问题它认为,在敌众我寡地形不利,且难以力争胜的条件下,应当迅速退却,不与敌人决战这样,就可以保全自己实力不受损失本篇退战与前篇进战,是从相反相成的两个侧面,阐明了采取进攻和退却两种不同作战方式的主要依据条件,力戒战争指导者既要善于“见可则进”,又要善于“知难而退”敌情和地形条件的不同,作战方式亦应不同两篇强调从实际情况出发,能进则进,不能进则退,这里已经包含有“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的作战指导思想,这是十分可贵的

三国魏正始五年(公元244年)三月,魏将曹爽“发卒十余万人”(见资治通鉴·魏纪六),自骆谷口进入蜀地汉中当时蜀在汉中的兵力不满三万,从双方兵力对比情况看,魏军是蜀军的三倍多,但最后结局却是以魏军败退而告终究其原因则在于魏军作战指导的失误,这主要表现在大将军曹爽单纯凭借其兵力上的优势,既忽视了长途跋涉的劳困和地形条件对己不利的因素,且又不听司马懿劝阻(据三国志·魏书·曹爽传载称:“宣王止之不能止”,下同),一意孤行,结果造成其“转输不能供,牛马骡驴多死,民夷号泣道路,入谷行数百里,贼因山为固,兵不得进”的困难局面最后他不得不采纳司马昭的建议而引军撤退蜀将费祎乘机挥军疾趋三岭凭险截击,曹爽率部“争险苦战,仅乃得过,失亡甚众,关中为之虚耗”(见资治通鉴·魏纪六)

译文

大凡对敌作战,如果敌军兵多我军兵少,且地形条件对我不利,在单凭兵力不能与敌争胜的情况下,就应当立即撤退以避开敌人,这样就可以保全我军实力安然无损诚如兵法所说:“作战中确知敌人难以战胜,就应及时撤退以保存实力

三国时期,魏国大将军曹爽奉命率军讨伐蜀国,司马昭为征蜀将军而随同前往,穿越骆谷后,进驻于兴势山蜀将王平率兵乘夜偷袭魏军,司马昭命令所属部队坚守不动,王平未能得手而退回司马昭提出建议说:“蜀国大将军费祎如果占据险要地形进行防守,我们前进却得不到交战的机会,强攻硬打又不可能奏效因此,应当急速撤军,以后再作良图”曹爽听后,下令魏军撤退蜀将费祎果然领兵迅速抢占了三岭险要地形,曹爽等人率军偷偷越过险阻,才得以撤回

原文

凡与敌战,若敌众我寡,地形不利,力不可争,当急退以避之,可以全军法曰:“知难而退

三国魏将曹爽伐蜀,司马昭同行出骆谷,次于兴势蜀将王平乘夜袭击,昭令坚卧不动,平退昭谓诸将曰:“费祎据险拒守,进不获战,攻之不可,宜急旋军,以为后图”爽等遂退,祎果驰兵趋三岭争险,爽等潜师越险,乃得过

注释

知难而退:语出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引自军志又见于左传·宣公十二年

曹爽:曹操之侄孙字昭伯魏明帝时,官至武卫将军明帝病重之时,拜其为大将军,假节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与司马懿受遗诏同辅齐王曹芳后因与司马懿争权被杀

司马昭:马本及各本皆作“司马懿”,显误,据晋书·宣帝纪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魏书·曹爽传蜀书·后主传蜀书·王平传等书记载,此次曹爽率军伐蜀,不但皆无“司马懿同行”之说,相反,却称司马懿对此次攻蜀始终持劝阻态度,但结果是“止之,不可”(见晋书·宣帝纪又见三国志·魏书·曹爽传:“宣王止之不能止”)又据晋书·文帝纪载称:“大将军曹爽之伐蜀也,以帝(指司马昭)为征蜀将军,副夏侯玄,出骆谷,次于兴势”可见,随爽攻蜀者并非是司马懿,而是懿子司吴昭故据晋书·文帝纪校改

骆谷:狭谷名位于今陕西周至县西南,谷长四百余里,地势险要,是关中通往汉中的交通要道

兴势:马本及各本皆误作“兴元”,今据史校改兴势,即兴势山,位于今陕西洋县北

王平:蜀将马本及各本作“王琳”,晋书·文帝纪作“王林”,皆误今据三国志·蜀书·王平传资治通鉴·魏纪六校改

费祎:蜀将江夏鄳县(今河南信阳东北)人,字文伟蜀后主时,任黄门侍郎,为诸葛亮所推重,拜为参军司马亮卒,祎为后军师蒋琬秉政后,祎任大将军,录尚书事

三岭:即沈岭衙岭分水岭均在今陕西周至西南之骆谷中

本篇史例出自晋书·文帝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