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8--在世出世真空不空

原文
真空不空执相非真破相亦非真问世尊如何发付在世出世欲是苦绝欲亦是若吾侪善自修待

注释

真空佛教语一般谓超出一切色相意识界限的境界见一三三注解

〈形〉空虚内无所有广韵“空,空虚”空无指虚无之境晋·陶潜归园田居之四“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执相执著于形相明·李贽金刚经说“盖(朱子)见世人执相求佛不知即心是佛卒以毁形易服遗弃君亲之恩而自畔于教故发此语”佛教把可以分别认识的一切现象称作相

〈名〉本性本原庄子·秋水“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即佛教之真如谓永恒存在的实体实性亦即宇宙万有的本体与实相法界等同义成唯识论卷九“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谓此真实于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

破相佛教语谓破除一切妄相而直显性体南朝·宋·朱广之咨顾道士〈夷夏论〉“若执言捐理则非知者所据若仗理忘言则彼以破相明宗

世尊佛家十号之一此处指释迦牟尼佛佛说十号经“天凡圣出世间咸皆尊重故曰世尊”佛陀的尊称隋·慧远无量寿经义疏卷上“佛备众德为世钦仰故号世尊

发付发表意见犹对付元·马致远任风子第三折“今日任屠的魔头至也我且看他如何发付那”发蒙启发蒙昧易·蒙“初六发蒙利用刑人”孔颖达疏“以能发去其蒙也”汉·枚乘七发“发蒙解惑不足以言也”属付嘱咐叮嘱吩咐唐·贾餗大悲禅师碑“随父至洛阳闻荷津寺有神会大师即决然蝉蜕万缘誓究心法……一旦密承属付莫有知者

在世出世在世活在世上明·李贽复士龙悲二母吟“若皆为此族孙取去李节妇一日在世又复靠谁乎”出世超脱人世见01九注解

〈动〉顺从依从古今小说“知县又徇了顾佥事人情”苟徇亦作“苟殉”无原则地顺从旧唐书·王求礼传“此诖误之人比无良吏教习城池又不完固为贼驱逼苟徇图全岂素有背叛之心哉

〈动〉本义用耳朵感受声音说文“听,聆也”听凭任凭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今后听凭玉堂春嫁人并与本户无干立此为照

吾侪我辈左传·宣公十一年“吾侪小人所谓取诸其怀而与之也

修持修行持戒唐·耿湋晚秋宿裴员外寺院“愿向空门里修持比昼龙

译文

真空不是空无执着形象非真如破除形象也非真如请问佛陀如何发蒙属付在世超脱世俗苟徇欲望是痛苦断绝欲望也是痛苦听凭我们各自修行持戒

评语

般若心经“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天地万物各种形相的所以历然显现实在是因为各种因缘而显现的色相原来根本没有实体例如房屋是用土木竹石构成的本来根本没有所谓“屋”的实体我们人类的身体也如此人生本来是由地火水风构成地水火风一旦分散身体就立刻消亡这不就是空迹象了吗因此才有“色即是空”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屋和身虽然是空的可是显现在眼前的却是屋和肉又怎能说它是空而无有呢所以才又说“空即是色”如此循环下去万有都是空空也就是万有能了悟“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之理就不可不把这空和有很恰当的加以应用但是空和有最容易偏于一端所谓真空并非离开有的空而是“色即是空”的空执着于万物的形相而认为有其实体的当然跟真理不相契合但是如果破形相而坠入虚无的偏空也是违背了真理反之如果偏于空和有的任何一方就都算是违背真理的邪见然而世尊对这个问题持如何意见呢问题的答案就是“在世而超世”这乃是佛教中的最上乘教义什么事都不是绝对如此而不存在变化放纵人欲固然是一种大苦恼不过完全弃绝人欲也未尝不是苦恼例如置身火焰之中就会被烧死但是如果完全跟火焰隔绝也会被冻死所以对火最好是不即不离善加运用同理假如从人欲陷入着相那弃绝人欲就会堕入破相两方都不免于苦恼所以最好是不陷不弃不着不破努力修持自己由浅入深而悟得此真理这里不去考究深奥的佛理仅从做人待世的角度来看出世和入世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不应绝对化行事不宜走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