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4--不著不染物我两忘

原文
彩笔描空笔不落色而空亦不受染利刀割水刀不损锷而水亦不留痕得此意以持身涉世感与应俱适心与境两忘矣

注释

彩笔五彩之笔晋潘岳萤火赋"羡微虫之琦玮援彩笔以为铭"典故南史江淹传"(江淹)又尝宿于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尔后为诗絶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后遂以"綵笔"称五色笔比喻美妙文才

落色退色南朝宋颜延之祖祭弟文"蕃兰落色宿草滋长孰云不痛辞家去乡"

持身对自身言行的把握要求自己立身修身汉刘向说苑杂言"憷于待禄慎于持身"身行操行品行荀子富国"仁人之用国将脩志意正身行"

涉世接触社会经历世事见0三三注解涉历经过经历汉王符潜夫论劝将"故曰兵之设也久矣涉历五代以迄于今国未尝不以德昌而兵疆也"

感应因受外界影响而引起相应的反应易咸"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天人感应"是中国哲学中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唯心主义学说指天意与人事的交感相应认为天能干预人事预示灾祥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汉儒董仲舒在答武帝策问中作了具体阐述明宋濂〈徐敬授文集〉序"凡存心养性之理穷神知化之方天人感应之机治忽存亡之候莫不毕书之"感〈动〉本义感动思想感情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说文"感,动人心也"感触接触外界事物而引起的思想情绪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见似目瞿闻名心瞿'有所感触恻怆心眼"应〈动〉感应应验说唐"令兄托梦,莫非应在此人身上"应验谓后来发生的事实与预先所言所估计的相符明谢肇制五杂俎天部一"占卜之家量晴较雨一二应验其它灾祥即史官所占不尽然也"

心境佛教语指意识与外物见00五注解境物环境景物唐权德舆陪包谏议湖墅路中举帆"萧萧凉雨歇境物望中闲"

译文

五彩的笔描绘天空彩笔没有退落色彩天空也没有受到渲染锋利的刀切割流水利刀没有损坏刀刃流水也没有留下痕迹得到这样的意境用来把持身行涉历世事感触与应验完全适合心灵与境物两者一起忘记了

【注024】明陈继儒小窗幽记卷四集灵同文无末三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