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仁篇第四

引语

本篇包括26章,主要内容涉及到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孝敬父母的问题以及君子与小人的区别这一篇包括了儒家的若干重要范畴原则和理论,对后世都产生过较大影响

原文
4•1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注释

里仁为美:里,住处,借作动词用住在有仁者的地方才好

处:居住

知:音zhì,同智

译文

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评析

每个人的道德修养既是个人自身的事,又必然与所处的外界环境有关重视居住的环境,重视对朋友的选择,这是儒家一贯注重的问题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耳濡目染,都会受到仁德者的影响反之,就不大可能养成仁的情操

原文
4•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注释

约:穷困困窘

安仁利仁:安仁是安于仁道利仁,认为仁有利自己才去行仁

译文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评析

在这章中,孔子认为,没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长久地处在贫困或安乐之中,否则,他们就会为非作乱或者骄奢淫逸只有仁者安于仁,智者也会行仁这种思想是希望人们注意个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环境下都做到矢志不移,保持气节

原文
4•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

注释

好:音hào,喜爱的意思作动词

恶:音wù,憎恶讨厌作动词

译文

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评析

儒家在讲“仁”的时候,不仅是说要“爱人”,而且还有“恨人”一方面当然,孔子在这里没有说到要爱什么人,恨什么人,但有爱则必然有恨,二者是相对立而存在的只要做到了“仁”,就必然会有正确的爱和恨

原文
4•4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译文

孔子说:“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评析

这是紧接上一章而言的只要养成了仁德,那就不会去做坏事,即不会犯上作乱为非作恶,也不会骄奢淫逸随心所欲而是可以做有益于国家有利于百姓的善事了

原文
4•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译文

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评析

这一段,反映了孔子的理欲观以往的孔子研究中往往忽略了这一段内容,似乎孔子主张人们只要仁义,不要利事实上并非如此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这种观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这一章值得研究者们仔细推敲

原文
4•6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译文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爱好仁德的人,也没有见过厌恶不仁的人爱好仁德的人,是不能再好的了厌恶不仁的人,在实行仁德的时候,不让不仁德的人影响自己有能一天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实行仁德上吗我还没有看见力量不够的这种人可能还是有的,但我没见过

评析

孔子特别强调个人道德修养,尤其是养成仁德的情操但当时动荡的社会中,爱好仁德的人已经不多了,所以孔子说他没有见到但孔子认为,对仁德的修养,主要还是要靠个人自觉的努力,因为只要经过个人的努力,是完全可以达到仁的境界的

原文
4•7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译文

孔子说:“人们的错误,总是与他那个集团的人所犯错误性质是一样的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没有仁德了

评析

孔子认为,人之所以犯错误,从根本上讲是他没有仁德有仁德的人往往会避免错误,没有仁德的人就无法避免错误,所以从这一点上,没有仁德的人所犯错误的性质是相似的这从另一角度讲了加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原文
4•8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

孔子说:“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评析

这一段话常常被人们所引用孔子所说的道究竟指什么,这在学术界是有争论的我们的认识是,孔子这里所讲的“道”,系指社会政治的最高原则和做人的最高准则,这主要是从伦理学意义上说的

原文
4•9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译文

孔子说:“士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

评析

本章和前一章讨论的都是道的问题本章所讲“道”的含义与前章大致相同这里,孔子认为,一个人斤斤计较个人的吃穿等生活琐事,他是不会有远大志向的,因此,根本就不必与这样的人去讨论什么道的问题

原文
4•10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注释

适:音dí,意为亲近厚待

莫:疏远冷淡

义:适宜妥当

比:亲近相近靠近

译文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没有固定的厚薄亲疏,只是按照义去做

评析

这一章里孔子提出对君子要求的基本点之一:“义之与比”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为人公正友善,处世严肃灵活,不会厚此薄彼本章谈论的仍是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

原文
4•11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注释

怀:思念

土:乡土

刑:法制惩罚

译文

孔子说:“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乡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

评析

本章再次提到君子与小人这两个不同类型的人格形态,认为君子有高尚的道德,他们胸怀远大,视野开阔,考虑的是国家和社会的事情,而小人则只知道思恋乡土小恩小惠,考虑的只有个人和家庭的生计这是君子与小人之间的区别点之一

原文
4•12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注释

放:音fǎng,同仿,效法,引申为追求

怨:别人的怨恨

译文

孔子说:“为追求利益而行动,就会招致更多的怨恨

评析

本章也谈义与利的问题他认为,作为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他不会总是考虑个人利益的得与失,更不会一心追求个人利益,否则,就会招致来自各方的怨恨和指责这里仍谈先义后利的观点

原文
4•13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注释

何有:全意为“何难之有”,即不难的意思

如礼何:把礼怎么办

译文

孔子说:“能够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那还有什么困难呢不能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怎么能实行礼呢

评析

孔子把“礼”的原则推而广之,用于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这在古代是无可非议的因为孔子时代的“国”乃“诸侯国”,均属中国境内的兄弟国家然而,在近代以来,曾国藩等人仍主张对西方殖民主义国家采取“礼让为国”的原则,那就难免被指责为“卖国主义”了

原文
4•14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译文

孔子说:“不怕没有官位,就怕自己没有学到赖以站得住脚的东西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为有真才实学值得为人们知道的人

评析

这是孔子对自己和自己的学生经常谈论的问题,是他立身处世的基本态度孔子并非不想成名成家,并非不想身居要职,而是希望他的学生必须首先立足于自身的学问修养才能的培养,具备足以胜任官职的各方面素质这种思路是可取的

原文
4•15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译文

孔子说:“参啊,我讲的道是由一个基本的思想贯彻始终的”曾子说:“是”孔子出去之后,同学便问曾子:“这是什么意思”曾子说:“老师的道,就是忠恕罢了

评析

忠恕之道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待人忠恕,这是仁的基本要求,贯穿于孔子思想的各个方面在这章中,孔子只说他的道是有一个基本思想一以贯之的,没有具体解释什么是忠恕的问题,在后面的篇章里,就回答了这个问题对此,我们将再作剖析

原文
4•16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

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评析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孔子学说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一句话,被人们传说这就明确提出了义利问题孔子认为,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他的义指服从等级秩序的道德,一味追求个人利益,就会犯上作乱,破坏等级秩序所以,把追求个人利益的人视为小人经过后代儒家的发展,这种思想就变成义与利尖锐对立非此即彼的义利观

原文
4•1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

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评析

本章谈的是个人道德修养问题这是修养方法之一,即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实际上这就是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同时又以别人的过失为鉴,不重蹈别人的旧辙,这是一种理性主义的态度,在今天仍不失其精辟之见

原文
4•18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注释

几:音jī,轻微婉转的意思

劳:忧愁烦劳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事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说他们(自己的意见表达了,)见父母心里不愿听从,还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并不违抗,替他们操劳而不怨恨

评析

这一段还是讲关于孝敬父母的问题事奉父母,这是应该的,但如果一味要求子女对父母绝对服从,百依百顺,甚至父母不听劝说时,子女仍要对他们毕恭毕敬,毫无怨言这就成了封建专制主义,是维护封建宗法家族制度的重要纲常名教

原文
4•19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注释

游:指游学游官经商等外出活动

方:一定的地方

译文

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也必须有一定的地方

评析

“父母在,不远游”是先秦儒家关于“孝”字道德的具体内容之一历代都用这个孝字原则去约束要求子女为其父母尽孝这种孝的原则在今天已经失去了它的意义

原文
4•20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注释

本章内容见于学而篇1•11章,此处略

译文

孔子说“如果能够长时间地不改变父亲生前所坚持的准则就可说做到了孝

原文
4•21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译文

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道并且常常记在心里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

评析

春秋末年,社会动荡不安,臣弑君子弑父的犯上作乱之事时有发生为了维护宗法家族制度,孔子就特别强调“孝”所以这一章还是谈“孝”,要求子女从内心深处要孝敬自己的父母,绝对服从父母,这是要给予批评的

原文
4•22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译文

孔子说:“古代人不轻易把话说出口,因为他们以自己做不到为可耻啊

评析

孔子一贯主张谨言慎行,不轻易允诺,不轻易表态,如果做不到,就会失信于人,你的威信也就降低了所以孔子说,古人就不轻易说话,更不说随心所欲的话,因为他们以不能兑现允诺而感到耻辱这一思想是可取的

原文
4•23子曰:“以约失之者鲜

注释

约:约束这里指“约之以礼”

鲜:少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用礼来约束自己,再犯错误的人就少了

原文
4•24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注释

讷:迟钝这里指说话要谨慎

敏:敏捷快速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原文
4•25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原文
4•26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注释

数:音shuò,屡次多次,引申为烦琐的意思

斯:就

译文

子游说:“事奉君主太过烦琐,就会受到侮辱对待朋友太烦琐,就会被疏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