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对第二十四

原文
周爰谘谋是谓为议议之言宜审事宜也易之节卦“君子以制度数议德行”周书曰“议事以制政乃弗迷”议贵节制经典之体昔管仲称轩辕有明台之议则其来远矣洪水之难尧咨四岳宅揆之举舜畴五人三代所兴询及刍荛春秋释宋鲁僖预议及赵灵胡服而季父争论商鞅变法而甘龙交辨虽宪章无算而同异足观

注释

合理

“周书”三句尚书·周官有“议事以制政乃不迷”的话

体制指要求

洪水之难相传唐尧时洪水的灾难

尧咨四岳尚书·尧典有尧就洪水为灾向四岳咨询商议的记载和人商议四岳四方诸侯的首领尧问四岳治理洪水的人选

处在度量度量人选宅揆之举举荐政务官问谁可任朝臣向舜推举禹皋陶垂五人尚书·舜典中有“舜畴五臣”的记载

刍荛(chúráo)打柴者指老百姓

鲁僖预议鲁僖公参与议论释放宋襄公的事同“与”参与

“赵灵胡服”二句史记·赵世家战国时赵武灵王改革服装改穿胡人服装便于骑射他的叔父公子成反对展开了争辩赵灵赵武灵王季父即叔父公子成

宪章法制指写“议”的法则无算无数指多

译文

诗经说“于是诚心地访寻贤人来商量”可见普遍的访问谋划就是说的“议”“议”之所以说是说话得宜就是因为考查事情仔细周密因而得宜周易节卦“君子用节制来制定法度议论德行尚书·周官“按照一定的法度来议事政事才不会迷误”议事贵在有节制这是经典的要求从前管仲说轩辕黄帝在明台上面议论国家大事这就说明“议”的由来已经很久远了在洪水的灾难里尧便去询问四方诸侯的首领推举出任政务的人选舜和五位大臣筹谋商量黄帝唐尧虞舜这三代所以兴盛就是因为连打柴的老百姓的意见也征求到了春秋时代楚国释放宋襄公是因为鲁僖公参与商议了这件事到战国时代赵国的武灵王改革改穿胡人的服装季父公子成和他展开了辩论秦国的商鞅主张变法大臣甘龙便和他交锋论辩虽然争论根据的法则很多其中同异的观点是很可观的

原文
迄至有汉始立驳议驳者杂也杂议不纯故曰驳也自两汉文明楷式昭备蔼蔼多士发言盈庭若贾谊之遍代诸生可谓捷于议也至如吾丘之驳挟弓安国之辨匈奴贾捐之之陈于珠崖刘歆之辨于祖宗虽质文不同得事要矣若乃张敏之断轻侮郭躬之议擅诛程晓之驳校事司马芝之议货钱何曾蠲出女之科秦秀定贾充之谥事实允当可谓达议体矣

汉世善驳则应劭为首晋代能议则傅咸为宗然仲瑗博古而铨贯有叙长虞识治而属辞枝繁及陆机断议亦有锋颖而腴辞弗剪颇累文骨亦各有美风格存焉

注释

楷式典范

发言盈庭发言之声满朝廷见于诗经

“吾丘”句汉书·吾丘寿王传汉武帝时丞相公孙弘上书主张禁民携带gōng弩吾丘寿王认为使民不能自救而废弃学弓箭不方便所以反对这一主张

贾捐之汉书·贾捐之传汉元帝元年珠崖郡反叛出兵镇压结果却反叛更多于是贾捐之主张放弃元帝听从了他的主张珠崖今海南地区

刘歆之辨汉书·韦玄成传博士认为汉武帝庙已过五世应毁不宜为汉武帝建立宗庙认为不能把他和祖宗并列祭祀刘歆认为武帝功大称世宗不宜毁哀帝听从了他驳斥了这种主张

张敏后汉书·张敏传汉章帝时人们认为杀了侮辱父亲的人可以不死后来据此制定了轻侮法张敏上奏议否定了轻侮法

校事刺探官民隐私的小吏随便抓人加刑罪名昭著程晓于是上书主张取缔校事官职

何曾西晋人晋书·刑法志说何曾认为妇女未嫁时父母有罪应从罪但是出嫁以后不应该受母家牵连办罪于是改定刑律免除

秦秀西晋人贾充西晋武帝时官至尚书令专以谄媚取容晋书·秦秀传贾充子死后用外孙继承其子违反礼制秦秀建议定贾充的谥号为荒

傅咸字长虞善为奏议谏书

断议指陆机论晋书的断限

译文

到了汉代才开始设立驳议制度“驳”就是杂的意思议论的意见很多不纯所以叫做驳自从两汉礼制昌明作为模范的仪式明白具备人才济济发言议论的声音充满了整个朝廷如贾谊代表所有的朝臣发表的意见可以算得上发表议论敏捷的人了至于吾丘寿王批驳禁止百姓挟带gōng弩的主张韩安国辩论不宜对匈奴进行进攻的问题贾捐之反对继续派兵镇压珠崖叛乱的意见刘歆为汉武帝建立宗庙的辩护虽然各自的质朴和文华不同但是都抓住了辩驳的问题的要点和叙述的要领了至于张敏请求废弃轻侮法郭躬为秦彭的辩护程晓建议废除校事官一职司马芝议论恢复五铢钱的制度何曾主张免除株连出嫁女的法律条文秦秀为贾充定谥为“荒”的奏议都是事实确当公允可以说是明白了“议”这种体制了

汉朝善于写驳议的以应劭为首领晋朝作议的能手则以傅成为第一应劭博古通今所以他的驳议议论通贯有条有序傅咸懂得国政的治理然而他做议文却文辞重复琐碎到陆机议论编写晋书所载历史的断限颇有锋芒但是辞采过多没有删削显得累赘损害了文章的骨力但也各有自己的优点保持了各自的风格

原文
夫动先拟议明用稽疑所以敬慎群务弛张治术故其大体所资必枢纽经典采故实于前代观通变于当今理不谬摇其枝字不妄舒其藻又郊祀必洞于礼戎事必练于兵谷先晓于农断讼务精于律然后标以显义约以正辞文以辨洁为能不以繁缛为巧事以明核为美不以环隐为奇此纲领之大要也若不达政体而舞笔弄文支离构辞穿凿会巧空骋其华固为事实所摈设得其理亦为游辞所埋矣昔秦女嫁晋从文衣之媵晋人贵媵而贱女楚珠鬻郑为薰桂之椟郑人买椟而还珠若文浮于理末胜其本则秦女楚珠复在于兹矣

注释

明用稽疑见于尚书·洪范稽疑考查疑点

典故史实

郊祀祭祀祭天

戎事军事

耕田

辨洁辨析明洁

穿凿牵强附会

遗弃排除

“秦女嫁晋”三句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秦君嫁女与晋公子穿文绣衣的陪嫁女七十人晋人爱陪嫁女儿贱秦君女文衣纹彩华丽之衣媵(yìng)陪嫁的女人

指“议”的形式指“议”的内容

译文

有行动先要比较议论明察可疑的事为了恭敬谨慎地处理各种事务使得统治的方法紧张和放松合适所以写“议”的主要依据一定以经典的内容为关键采取前代的典故史实观察当今的各种继承变化说理不荒谬用字不随便还有祭天祭神一定要熟悉礼仪论军事方面应很熟悉兵法议论田谷庄稼方面一定先要通晓农事判断官司方面的议文务必要精通法律然后突出论点来显示它的意义用严正的文辞加以概括文辞明辨简洁为确当不以繁冗缛丽为妙叙事述理以明确扼要为美不以曲折隐晦为奇特这些就是写作议这种文体的纲要如果写议文不注重要解决国家政务中的问题而只是玩弄笔墨文辞支离破碎内容牵强附会徒然运用辞藻终为客观事实所摈弃即使说得有道理也要被浮游的文辞所埋没从前秦国的国君把女儿嫁给晋国公子随从陪嫁女都穿着彩衣打扮得很漂亮结果晋人看重陪嫁的女子而看不起君王的女儿楚国人把珠宝装在用香料熏过的精致的匣子里后来宝珠卖给郑国人结果郑国人买了匣子而退还了宝珠如果写议文只讲究华丽的文辞使文辞掩盖了所有的道理枝节胜过了主题那秦人嫁女楚人卖珠的笑话又出现在这里了

原文
又对策者应诏而陈政也射策探事而献说也言中理准譬射侯中的二名虽殊即议之别体也古者造士选事考言汉文中年始举贤良晁错对策蔚为举首及孝武益明旁求俊乂对策者以第一登庸射策者以甲科入仕斯固选贤要术也观晁氏之对验古明今辞裁以辨事通而赡超升高第信有征仲舒之对祖述春秋本阴阳之化究列代之变烦而不恩者事理明也公孙之对简而未博然总要以约文事切而情举所以太常居下而天子擢上也杜钦之对略而指事辞以治宣不为文作及后汉鲁丕辞气质素以儒雅中策独人高第凡此五家并前代之明范也魏晋已来稍务文丽以文纪所失已多及其来选又称疾不会虽欲求文弗可得也是以汉饮博士而雉集乎堂晋策秀才而麇兴于前无他怪也选失之异耳

注释

射策汉代取士的考试制度之一主试者将疑难题写在很多的简册上把题目遮住然后由应试者自己取答

射侯射箭靶射布张挂以受矢即箭靶

选事考试才学考言考试辞令

晁错对策指晁错的贤良文学对策是汉文帝选拔人才所作在参加对策的百余人中最好

孝武汉武帝

旁求广求俊乂杰出人才

甲科汉代射策按试题大小难易分甲乙科

证验

祖述春秋宗祖阐述春秋之学即儒家之学

烦琐

“太常居下”二句汉书·平津侯传公孙弘被推荐对策作对策者有百余人太常官将他的对策列为下等汉武帝看后将其升为第一提升

杜钦西汉文人作有举贤良方正对策白虎殿对策

鲁丕东汉文人举贤良方正对策文主张“从民之所欲除民之所恶”所以称为“儒雅”

记述综理

“汉饮博士”二句汉书·成帝纪成帝命博士行饮酒礼有野鸡飞来停在堂上叫当时人认为是不祥之兆但这与选举人才无关这里只是用来作对偶野鸡

译文

还有对策是对答诏书所提问题而向天子陈述自己的政见射策就是为了探究事理而向天子奉献自己的意见言辞说得中肯事理又说得准确就如同射箭射中了靶心一样对策和射策两种文体的名称虽然不同但都是属于“议”的另一种体裁形式古代造就的人才选拔能办事的考试善辞令的汉文帝中期开始诏令诸侯王公卿和地方官郡守举荐贤良晁错回答汉文帝提问的对策文最好被举荐为第一名到了汉成帝更为显著广泛访求人才对策的人因第一而被提升任用射策的人射中了甲科便入仕做官这确实是选拔贤才的重要方法看看晁错的对策文检验古代来说明当今文辞有裁断而辨明事理论事通达而丰富他能够超群出众高升第一确实完全是有根据的董仲舒的对策文根据春秋的大义本着阴阳两气相生的变化研究各个时代的政治演变文辞多而不烦琐混乱是由于明白事理的缘故公孙弘的对策文简明扼要而不旁征博引然而他能总括要点而文辞简约事情切合而情理昭举所以太常官虽然把它定位下等而汉武帝却把它擢升为上等杜钦的对策文对答得简略却肯切地指出了他的好色事实他的文辞因治事而作不为辞藻而作文到了东汉的鲁丕他的对策文辞质朴以儒家的正论合于对策说到了点子上因此他独自考入高等以上这五家的对策文都是前代公认的典范从魏晋以来渐渐追求文辞的华丽以文辞来记载讲求实际的对策文不足之处就多起来了到他们被推举来应选又假称有病不参加对策虽然想征求对策文也不能得到了所以西汉成帝举行的博士饮酒礼有野鸡飞来停在堂上晋成帝召会各州郡的秀才举行对策考试有麇鹿出现在堂前这没有什么怪异只不过是选举失当的怪异罢了

原文
夫驳议偏辨各执异见对策揄扬大明治道使事深于政术理密于时务酌三五以熔世而非迂缓之高谈驭权变以拯俗而非刻薄之伪论风恢恢而能远流洋洋而不溢王庭之美对也难矣哉士之为才也或练治而寡文或工文而疏治对策所选实属通才志足文远不其鲜

注释

密切结合

迂缓濡滞徐舒

恢恢广大的样子

志足文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足

译文

驳这种文体偏重在辩论事理各自执有不同的见解对策宣扬理论大力阐明治理天下的道理对策如能使所述的事宜符合治国之道所说的道理密切结合当时政务能斟酌各种错综复杂的情况来陶铸世俗而不是迂缓不切实际的高谈阔议运用通权达变来拯救世俗而不是刻薄的谬论如果论议能像狂风的广大而能吹到远方像水的盛大而能不泛滥那就要算是朝廷上的优秀对策文了难得呀有才的士人有的熟练于治理政务却缺乏文才有的精通做文章却又疏远治理政务通过对策所要选拔的是那些既会治理国家又有文采的这种人确实是通才思想能充分表达文采传播久远这样的人才不是很少吗

原文
赞曰议惟畴政名实相课断理必刚搞辞无懦对策王庭同时酌和治体高秉雅谟远播

注释

同“筹”谋划

考核

应和

译文

总结“议”“驳”用来筹谋政治考核名称和实际

论断事理必须要刚健果敢运用文辞不要软弱

当面对策在那帝王朝廷同一时刻就要斟酌应和论治的体裁要牢牢掌握雅正的议谋才会向远方传播

评析

议对的“议”和“对”都是文体的名称都是议政和对策的文章“议”有议论的意思与一般的议政文的不同就在于是就有不同意见的大政方针问题向帝王呈述意见和建议的文章“对”是对策即“议”的另一种样式又分为“对策”与“射策”两种是针对考试科目的不同而分的“对策”是回答帝王的策问“射策”是针对政事中的问题献计献策

全篇分两部分讲“议”的含义意义起源和评论魏晋以前的主要代表作品论“议”体的基本写作要求讲对策射策的含义起源和评论两汉魏晋的代表作品对策射策的基本写作要求

“议”和“对”这两种文体关系着国家的大政方针所以刘勰认为写作“议”和“对”都要慎重要求所议问题必须有所了解不能凭空的驰骋才华而无实际的作用另外还主张知识分子应成为“练治”而“工文”的通才既精通治理国家大事又精通写作“议”“对”这一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