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曹操反间破马超

原文
是时关中诸将疑繇欲自袭,马超遂与韩遂杨秋李堪成宜等叛遣曹仁讨之……韩遂请与公相见,公与遂父同岁孝廉,又与遂同时侪辈,于是交马语移时,不及军事,但说京都旧故,拊手欢笑既罢,超等问遂:“公何言”遂曰:“无所言也”超等疑之他日,公又与遂书,多所点窜,如遂改定者超等愈疑遂公乃与克日会战,先以轻兵挑之,战良久,乃纵虎骑夹击,大破之,斩成宜李堪等超等走凉州,杨秋奔安定,关中诸将或问公曰:“初,贼守潼关,渭北道缺,不从河东击冯诩而反守潼关,引日而后北渡,何也”公曰:“贼守潼关,若吾入河东,贼必引守诸津,则西河未可渡,吾故盛兵向潼关贼悉众南守,西河之备虚,故二将得擅取西河然后引军北渡,贼不能与吾争西河者,以有二将之军也连车树栅,为甬道而南,既为不可胜,且以示弱渡渭为坚垒,虏至不出,所以骄之也故贼不为营垒而求割地吾顺言许之,所以从其意,使自安而不为备,因蓄士卒之力一旦击之,所谓疾雷不及掩耳,兵之变化,固非一道也”始,贼每一部到,公辄有喜色贼破之后,诸将问其故公答曰:“关中长远,若贼各依险阻,征之,不一二年不可定也今皆来集,其众虽多,莫相归服,军无適主,一举可灭,为功差易,吾是以喜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注释

孝廉:汉代察举官吏的科目名孝,指孝子廉,指廉洁的官吏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后合称孝廉三国因之

凉州:州名西汉置为汉武帝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相当今甘肃宁夏和青海湟水流域,陕西定边吴旗凤县略阳等县

安定:郡名西汉元鼎三年(前114年)置治所在今宁夏固原辖境相当今甘肃泾川宁县崇信平凉镇原和宁夏泾源隆德固原西吉等县

关中:地区名秦都咸阳,汉都长安,称函谷关以西为关中或以为在秦岭以北范围,包括陇西陕北等地

河东:郡名黄河在山西地作北南流向,战国汉时因指今山西西南部为河东魏晋以后泛指山西全省

西河:地区名战国魏地故地在今河南安阳一带其时黄河流经安阳之东,西河意即河西

译文

这时关中各将领怀疑钟繇要袭击自己,马超遂与韩遂杨秋李堪成宜等人反叛,曹操派曹仁去讨伐他们……韩遂要求与曹操见面,曹操与韩遂的父亲是同年孝廉,又与韩遂为同辈人,曹操与韩遂并马交谈了很长一段时间,不说军事,只谈论在京都时的一些旧事,说到投机的时候,两人拍手大笑会见以后,马超等人问韩遂:“曹操说了些什么呢”韩遂说:“没说什么”马超等就怀疑韩遂有不可告人之密另一天,曹操又给韩遂写信,涂改的地方很多,像是韩遂改定的马超等人对韩遂更加怀疑曹操于是与马超约定日子会战,先用轻装步兵挑战,战了很久,才使用勇猛的骑兵夹击,大破敌军,杀了成宜李堪等人韩遂马超跑到凉州,杨秋逃到安定,关中平定了诸将中有人问曹操:“以前,贼守潼关渭北道缺,不从河东击冯翊而反守潼关,拖延时间而后北渡,这是为什么呢”曹操说:“敌人据守潼关,如果我们进入河东,敌人一定会率领部队把守各个渡口,这样,我们就无法渡过西河了所以我故意把大军开往潼关,敌人就会使用所有的兵力,把守南面,这样使得西河的防守空虚,这样徐晃朱灵二将能集中力量夺取西河,然后带领部队北渡黄河,敌人不能与我们争夺西河,就是因为有二将的军队在那里啊连接车辆,树立栅栏,修筑通道通往南方,这是既做好不可战胜的准备,又显示我军力量的薄弱,给敌人以假象渡过渭水修筑坚固的壁垒,敌人来了我不出应战,是为了使他们骄傲,所以敌人不修筑壁垒而要求割地我顺着他们答应了我所以顺从是想稳住他们的思想,不作防备而我们则积蓄力量,突然发起攻击,这就叫做迅雷不及掩耳用兵的变化无穷,本来就没有一种固定的方法啊”起先,敌人每有一支部队到来,曹操总是喜形于色敌人被打败之后,将领们问这是为什么,曹操答道:“关中土地辽阔,如果敌人各自据守险阻,我们征讨他们,没有一二年的时间是不能克敌制胜的现在他们集聚到一起来,人马虽然多,但是各不相属,又无统一的主帅,一战就能消灭他们,比较容易取胜,我所以很高兴

评析

三国志为西晋杰出史学家陈寿所撰著,主要记叙魏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该书是继史记汉书之后的又一部纪传体史学名著,与史记汉书以及后汉书并称为“前四史”,共同成为我国古代二十五史之翘楚

陈寿,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北)人,生于蜀汉后主刘禅建兴十一年(233年),卒于西晋惠帝元康七年(297年),享年六十五岁

陈寿平生才学出众,以蜀中文士入仕中期,故后半生仕途极为坎坷,故此华阳国志·陈寿传论其人生结局,如是叹曰:“位望不充其才,当时冤之

陈寿之世,史学著述颇为繁荣继两汉传统,其时魏吴两国均设有专门史官,掌管国家大事帝王起居的记录在曹魏,文帝明帝曾命卫觊缪袭草创纪传,累载书不得成,后又命韦诞应璩王沉阮籍傅玄孙该等共同撰作,最后由王沉独就其业,成就魏书四十卷,其书固然毛病不少,如刘知几曾说它“多为时讳,殊非实录”,但其中不乏原始材料在官修之外,尚有鱼豢私人撰作的魏略八十九卷,其书“巨细毕载,芜累甚多”(史通·题目篇),但资料甚为丰富这些都为后来陈寿撰著魏志作好了前期的资料准备工作在孙吴,亦曾谕令韦曜周昭薛莹梁广华核等人撰作吴书,其书由韦曜独终其业,计五十五卷这自然也成为陈寿撰著吴志的主要参考资料至于蜀汉,虽说“国不置史,注记无官”(三国志·蜀后主传评,但私人著述仍然颇多这些著述也有可为陈寿撰著蜀志的材料当然,三国志的成书,主要在于陈寿本人的辛勤搜集和刻苦钻研

三国志记叙了自公元184年黄巾起义至公元280年两晋灭吴,近一百年的历史全书记载的内容,包括魏吴三国形成发展乃至消亡的全部历史过程

三国志是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从其成书的时间来看,在所有正史中紧承汉书之后,所以其创作原则和方法全以汉书为楷模,但不同之处在于,三国志仅有纪传,而无表由于三国志记叙的是魏吴三个政权的历史内容,在中国历史发展行程中显示出三驾马车的轨迹,故此在三个国家的形成发展直至消亡的史实编纂上,陈寿独创一格,分国各自为史,“原始察终”,溯源导流,各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正因有此,我们从中看到了一种与其他“正史”不同的断限方法整体来看,三国志这部断代史,依据所叙内容,其时间所断之限,前伸东汉后延西晋各有一定的所限,给世人一个十分明白的前因后果,其榫卯构接颇为严合三国志的创作过程中,陈寿以实事求是地依据既成的历史事实,将魏吴三个政权作为各自独立的个体看待,将它们各国历史单独成书,以示这三个政权在历史中的合法性--均以正朔承绪刘汉王朝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三国体制“正朔有三”但从整个社会的发展走向来看,这三个政权在上承下启的过程中毕竟有所不同,故而陈寿在运笔时亦随之而予以一定的区别

三国志合读为一部完整的断代史,分读则为三部正史化的地方史这一特点在二十五史中是绝无仅有的三国时期是一个政局动荡不安的时代,是一个乱世而乱世出英雄,故此三国又是一个人才辈出英雄并起的时代陈寿的三国志只有纪传,专重这一时期人物及其活动的记载全书共记载了四百三十七人的传记对于这么多人物,陈寿以帝王为纲臣僚为目,以政治人物为先,其他人才为次与此同时,还照顾到各个人物在历史舞台上出现的时序因此,整部三国志的人物传记的安排,是以类舍传依时排列

三国志自撰出后,受到历代研习者的赞誉陈寿之世,当时诸家叙三国史事之书,自三国志行世而渐至湮没无闻陈寿去世后,晋梁州大中正尚书郎范颞等人,上表向朝廷推荐三国志说:“陈寿作三国志,辞多劝诫,明乎得失,有益风化,虽文艳不若(司马)相如,而质直过之”(晋书·陈寿传)北魏人崔浩认为陈寿撰作三国志,“有古良史之风,其所著述,文义典正,皆扬于王庭之言,微而显,婉而成章自班(固)史(迁)以来,无及寿者”(魏书·毛修之传)而南朝梁人刘勰,在其文心雕龙·史传篇中则说:“及魏代三雄,记传互出,阳秋魏略之属,江表吴录之类,或激抗难征,或疏阔寡要,惟陈寿三国志,文质辨洽,荀张比之辽固,非安誉也”南宋“为义藻思英义”的叶适,更进而认为陈寿“笔高处逼司马迁,力之班固,倡少文义缘饰尔,要终胜回也”(叶适习学纪盲序目·蜀志)至清代,著名史学家钱大昕则作如是论评:“予性喜史学,司班而外,即推此书,以为过于范(晔)欧阳(修)”(潜研堂集·三国志辨疑序)从前人的种种评述中,可见三国志的写作成就及其史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