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章章句下

本篇内容涉及圣人风范古代礼制交朋结友立身处世和大臣的权力职责等全篇原文共9章本书选5章

圣人风范论

原文
孟子曰“伯夷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不忍居也思与乡人处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也当纣之时居北海之滨以待天下之清也故闻伯夷之风者夫廉懦夫有立志

伊尹曰‘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此道觉此民也’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与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而内之沟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也

“柳下惠不羞污君不辞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厄穷而不悯与乡人处由由然不忍去也‘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故闻柳下惠之风者鄙夫薄夫

“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去鲁‘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可以速而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孔子也

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譬则巧也譬力也射于百步之外也其至尔力也其中菲尔力也

注释

贪婪

遗佚不被重用

袒揭(XT)裸裎四个字意思相近同义复用都是赤身露体的意思

污染

鄙夫心胸狭窄的人

薄夫刻薄的人

接淅淘米

以下几句同

金声指钋(bo)钟发出的声音玉振指玉磐收束的余韵古代奏乐先以钋钟起音结束以玉磐收尾

通“犹”

译文

孟子说“伯夷眼睛不看丑陋的事物耳朵不听邪恶的声音不是他理想的君主不侍奉不是他理想的百姓不使唤天下太平就出来做官天下混乱就隐退不出施行暴政的国家住有暴民的地方他都不愿意居住他认为和没有教养的乡下人相处就像穿戴着上朝的礼服礼帽却坐在泥途或炭灰上一样当殷纣王暴虐统治的时候他隐居在渤海边等待着天下太平所以听到过伯夷风范的人贪得无厌的会变得廉洁懦弱的会变得意志坚定

伊尹说‘哪个君主不可以侍奉哪个百姓不可以使唤’所以他是天下太平做官天下混乱也做官他说‘上天生育这些百姓就是要让先知的人来开导后知的人先觉的人来开导后觉的人我就是这些人中先知先觉的人我要开导这些后知后觉的人.’他认为天下的百姓中只要有一个普通男子或普通妇女没有承受到尧舜的恩泽就好像是他自己把别人推进山沟之中去了一样--这就是他以挑起天下的重担为己任的态度

“柳下惠不以侍奉坏君主为耻辱也不因官小而不做做官不隐藏自己的才能坚持按自己的原则办事不被重用不怨恨穷困也不忧愁与没有教养的乡下人相处也照样很自在地不忍离去他说‘你是你我是我你就是赤身裸体在我旁边对我又有什么污染呢’所以听到过柳下惠风范的人心胸狭窄的会变得宽阔起来刻薄的会变得厚道起来

“孔子离开齐国的时候不等把米淘完就走离开鲁国时却说‘我们慢慢走吧这是离开父母之邦的路啊’应该快就快应该慢就慢应该隐居就隐居应该做官就做官这就是孔子

孟子说‘伯夷是圣人里面最清高的伊尹是圣人里面最负责任的柳下惠是圣人里面最随和的孔子是圣人里面最识时务的.孔子可以称为集大成者集大成的意思就好比乐队演奏以钋钟声开始起音以玉磐声结束收尾钋钟声起音是为了有条有理地开始玉磐声收尾是为了有条有理地结束有条有理地开始是智方面的事有条育理地结束是圣方面的事智好比是技巧圣好比是力量犹如在百步以外射箭箭能射拢靶子是靠你的力量射中了却是靠技巧而不是靠力量

题解

孟子在这里罗列的是四种圣人的典型伯夷清高伊尹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柳下惠随遇而安孔子识时务比较而言孟子认为前三者都还只具有某一方面的突出特点而孔子则是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具有“智”与“圣”相结合的包容性

显然孟子给了孔子以最高赞誉

以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伯夷过于清高清高得来有点不食人间烟火所以他最后要与叔齐一道“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但是所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观念也就由此生成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或许也正是由此观念出发伯夷才被推崇为“圣人”之一伊尹“其自任以天下之重”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是我们曾经说过“把历史扛在肩头”的人其实他的这种精神正是曾子所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平”(论语•泰伯)所以伊尹是非常符合儒教精神的“圣人之一历来也的确成为儒家所津津乐道的古代圣贤人物但他的这种精神在进入所谓“现代主义”或“后现代主义”时期后已被视为过于沉重过于执着的“古典意识”与“轻轻松松过一生”的现代生活观念有格格不入或者说已不那么合时宜了柳下惠一方面是随遇而安另一方面却是坚持原则我行我素随遇而安体现在他不至于侍奉坏的君主不羞于做低贱的小官不被重用不抱怨穷困不忧愁这几句话说来容易做起来可就太困难了尤其是后面两句的确人有圣贤级的水平所以传说柳下惠能够做到“坐怀不乱”具有超人的克制力圣人的风范最后说到孔圣人事实上到后世尤其是到我们今天仍然家喻户晓为圣人的四人之中也就是孔圣人了孟子在这里并没有展开对孔子的全面论述而只是抓住他应该怎样就怎样的这一特点来说明他是“圣之时者”圣人中识时务的人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孟子所强调的是孔子通权这变具有包容性的特点所以才有“孔子之谓集大成”的说法而且由“集大成”的分折又过渡到对于“智”与“圣”相结合的论述而孔子正是这样一个“智”“圣”合一的典型说穿了也就是“德才兼备”的最高典范这样一说圣人也就与我们有接近的地方了我们今天不也仍然强调“德才兼备”吗当然我们不可能要求人人都成为圣人但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作为精神方面的追求总还是可以的吧下一篇(友其德也不可有挟)

万章下

友其德也不可有挟

原文
万章问曰“敢问友

孟子曰“不挟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孟献子百乘之家也有友五人焉乐正裘牧仲其三人则予忘之矣献子之与此五人者友也无献子之家者也此五人者亦有献子之家则不与之友矣非惟百乘之家为然也虽小国之君亦有之惠公曰‘吾于子思则师之矣吾于颜般则友之矣王顺长息则事我者也’非惟小国之君为然也虽大国之君亦有之晋平公之于亥唐’入云则入坐云则坐食云则食虽蔬食菜羹未尝不饱盖不敢不饱也然终于此而已矣弗与共天位也弗与治天职也弗与食天禄也士之尊贤者也非王公之尊贤也舜尚见帝帝馆甥于贰亦飨舜迭为宾主是天子而友匹夫也敬上谓之贵贵用上敬下谓之尊贤贵贵尊贤其义一也

注释

倚仗

孟献子鲁国大夫仲孙蔑

春秋时小国旧地在今山东鱼台西南费亭

亥唐晋国人晋平公时朝中多贤臣但亥唐不愿为官隐居穷巷平公曾对他“致礼与相见面请事”非访敬重

入云坐云食云是云入云坐云食的倒装

蔬食粗糙的饮食蔬同“疏”

同“上”

古时称妻子的父亲叫外舅所以女婿也称“甥”舜是尧帝的女婿

贰室副官即招待的宫邸

译文

万章问道“请问交朋友的原则

孟子说“不倚仗年龄大不倚仗地位高不倚仗兄弟的势力去交朋友交朋友交的是品德不能够有什么倚仗孟献子是一位拥有百辆车马的大夫他有五位朋友乐正裘牧仲其余三位我忘记了献子与这五人交朋友心目中并不存在自己是联的观念这五人如果心目中存有献子是大夫的观念也就不与献子交朋友了不仅具有百辆车马的大夫有这样的就是小国的国君也有这样的费惠公说‘我对于子思把他尊为老师我对于颜般和他交为朋友至于王顺和长息不过是侍奉我的人罢了’不仅小国的国君有这样的就是大国的国君也有这样的晋平公对待亥唐亥唐叫他进去就进去叫他坐就坐叫他吃就它即使是糙米饭小菜汤也没有不吃饱的因为不敢不吃饱不过晋平公也就是做到这一步而已不同他一起共列官位不同他一起治理政事不同他一起享受俸禄这只是一般士人尊敬贤者的态度而不是王公贵族对贤者的态度从前舜去拜见尧帝尧助他的这位女婿住在副官中他请舜吃饭舜也请他吃饭二人互为客人和主人这是天子与普通百姓交朋友的范例地位低下的人尊敬地位高贵的人这叫尊敬贵人地位高贵的人尊敬地位低下的人这叫尊敬贤人尊敬贵人和尊敬贤人道理都是一样的

题解

爱情要纯洁友情也要纯洁不可以掺杂金钱地位等利害关系的因素在内古代人非常重视这一点我们随手就可以写下一连串这方面的名言

“以财交者财尽则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战国策•楚策一)

“以权利合者权利尽而交疏”(史记•郑世家赞)

“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中说•礼乐)

一言以蔽之也就是孟子在这里所说的“友其德”而不要友其财

至于古今中外的文艺作品如莎士比亚名剧雅典的泰门巴尔扎克的小说高老头以及中国话本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更是生动形象淋漓尽致地揭示了这个道理

问题还是在于说得越多文艺作品写得越多的往往也就是现实生活中存在问题最多的现象古往今来真正能够做到“不挟”而“友其德”的又有几人呢

岂不闻--

“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心”(增广贤文)

所谓“钱权交易”至今不也仍然是我们“反腐败”中要着力解决的一个大问题吗下一篇(位卑莫言高)

万章下

位卑莫言高

原文
孟子曰“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娶妻非为养也而有时乎为养为贫者辞尊居卑辞富居贫辞尊居卑辞富居贫恶乎宜乎抱关击柝孔子尝为委吏‘会计当而已矣.’尝为乘田‘牛羊茁壮长而已矣’位卑而言高罪也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也

注释

抱关守门的小卒击拆(tuo)打更柝指打更用的梆子

委吏管仓库的小史

乘田管苑囿的小吏负责牲畜的饲养和放牧

本朝朝廷

译文

孟子说“做官不是因为贫穷但有时也是因为贫穷娶妻不是了孝养父母但有时也是为了孝养父母因为贫穷而做官的便应该拒绝高官而居于低位拒绝厚禄而只受薄禄拒绝高官而居于低位拒绝厚禄而只受薄禄做什么合适呢比如说做守门打更一类的小吏孔子曾经做过管理仓库的小吏只说‘出入的帐目清楚了’又曾经做过管理牲畜的小吏只说‘牛羊都长得很壮实’地位低下却议论朝廷大事这是罪过身在朝廷做官而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这是耻辱

题解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忧固然是忧但如果你高谈阔论指点江山评议朝纲政纪那可就要小心你的脑袋了

因此孟子有“位卑而言高罪也”的看法尤其是在暴政专制的时代更是如此所以有“莫谈国事”的警告

另一方面如果你不是“为贫而仕”不是为了拿工资混饭吃而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因而做了高官“立乎人之本朝”加应该关心国家大事发表自己的政见尽到自己的一份责任不然的话“道不行”就是耻辱

总之还是中庸所说“素位而行”的意思担任什么角色就做什么样的事说什么样的话尽什么样的力即便圣人如孔子不也是管帐就说管帐放羊就说放羊吗既然如此我们又放么多余的话可说呢下一篇(知人论世)

万章下

知人论世

原文
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土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注释

同“上”

同“诵”

译文

孟子对万章说“一个乡的优秀人物就和一个乡的优秀人物交朋友一个国家的优秀人物就和一个国家的优秀人物交朋友天下的优秀人物就和天下的优秀人物交朋友如果认为和天下的优秀人物交朋友还不够便又上溯古代的优秀人物吟咏他们的诗读他们的书不知道他们到底是什么人可以吗所以要研究他们所处的社会时代这就是上溯历史与古人交朋友

题解

孟了的本意是论述交朋友的范围问题乡里人和乡里人交朋友国中人和国中人交朋友更广泛的范围则和天下的人交朋友也就是朋友遍天下了吧如果朋友遍天下还嫌不足那就有上溯历史与古人交朋友了当然也只有神交而已这种神交就是诵他们的诗读他们的书而为了要正确理解他们的诗和他们的书就应当要了解写诗著书的人要了解写诗著书的人又离不开研究他们所处的社会时代这就是所谓“知人论世”的问题了

实际上孟子这段话对后世真正发生影响的正是“知人论世”的主张它与“以意邀志”一样成为传统文学批评的重要方法也奠定了孟子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地位事实上直到今天无论现代主义以来的新兴文学批评方式方法已走得有多远多新奇但在我们的中小学课堂上大学讲台上以及占主导地位的文学批评实践中依然在主要使用着的还是“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的方式方法所谓“时代背景分析”“作者介绍”“中心思想”“主题”等等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概念无一不是“知人论世”或“以意逆志”的产物由此足以见出孟子对于中国文学批评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之一正是由本章的文字所发生的下一篇(劝君不听怎么办)

万章下

劝君不听怎么办

原文
齐宣王问卿孟子曰“王何卿之间也”王曰“卿不同乎”曰“不同有贵戚之卿有异姓之卿”王曰“请问贵戚之卿”曰“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王勃然变乎色“王勿异也王问臣臣不敢不以正”王色定然后请问异姓之卿曰‘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

注释

贵戚之卿指与君王同宗族的卿大夫

译文

齐宣王问有关卿大夫的事孟子说“大王问的是哪一类的卿大夫呢

齐宣王说‘卿大夫还有所不同吗

孟子说“不同有王一室宗族的卿大夫有异姓的卿大夫

宣王说“那我请问王室宗族的卿大夫

孟子说“君王有重大过错他们便加以劝阻反复劝阻了还不听从他们便改立君王

宣王突然变了脸色

孟子说“大王不要怪我这样说您问我我不敢不用老实话来回答

宣王脸色正常了然后又问非王族的异姓卿大夫

孟子说“君王有过错他们便加以劝阻反复劝阻了还不听从他们便辞职而去

题解

弘扬大臣的职责和权力而限制君主权力无限地膨胀这也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内容之一体现出一定程度的民主政治色彩

王室宗族的卿大夫因为与国君有亲缘关系国君的祖先也就是他的祖先所以既不能离去又不能坐视政权覆亡当国君有重大错误又不听劝谏时就可以另立新君孟子在这里是弘扬宗族大臣的权力而限制君主个人的权力从理论上说是正确的但我们知道这种另立新君在实践上往往酿成的就是宫廷内乱.所谓“祸起萧墙之内”弄得不好还会引起旷日持久的战争

对异姓卿大夫来说问题就要简单得多了他们既没有王室宗族卿大夫那么大的权力也没有那么大的职责所以能劝谏就劝谏不能劝谏就辞职而去各走一方罢了其实这也是孔子“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论语•先进)的意思

总起来说孟都提倡臣有臣道臣有臣的气节和人格反对愚忠反对一味顺从这的确是有积极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