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手定稿诗词有题而诗词亡

原文
诗之三百篇十九首词之五代北宋皆无题也非无题也诗词中之意不能以题尽之也花庵草堂每调立题并古人无题之词亦为之作题如观一幅佳山水而即日此某山某河可乎诗有题而诗亡词有题而词亡然中材之士鲜能知此而自振拔者也

注释

三百篇诗经之别称因其有诗三百零五首故约以成数而称之为三百篇亦称诗三百

十九首古诗十九首为东汉末年无名氏文人所作五言诗的合称初名古诗因其数量为十九首故后世多称古诗十九首省称十九首

花庵花庵词选亦名绝妙词选南宋黄升编选共二十卷选词一千多首前十卷为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后十卷为中兴以来绝妙词选所选各家系以小传间附评语颇具卓识

草堂草堂诗馀南宋何士信编选共四卷选录唐五代宋词三百六十七首以宋代柳永苏轼秦观周邦彦四家词为最多按内容分为四季节序天文地理人物器皿等十一类词下系以作者名少量词句下有注词后多附录各家词话此书宋刊本已佚今存最早为元代刊本

译文

诗中的诗经三百篇古诗十九首词中的五代北宋人作品都是没有题目的不是没有题目是诗词中的意思不能够完全通过题目来包揽概括自从花庵词选草堂诗余每调设立题目连古人没有题目的词也为它们拟立题目如同赏观一幅好的山水画却一定要说画的是某山某河妥当吗诗有了题诗就衰亡词有了题词就衰亡但是中等才能的人很少能知道这个道理而自觉地奋起脱离这一习惯

评析

此则看似讨论诗词有题与无题的关系实际上是强调“意”的“深远之致”问题仍可回到诗词言外之意的话题中来王国维认为诗经古诗十九首五代北宋之词都无题这种“无题”并非是没有主旨而是无法找到能概括内容的题目或者说勉强立一题目反而将作品中所包含的丰厚意味限制住了所以王国维说诗词的无题是因为“不能以题尽之”的意思因为诗词语短情长其意蕴以带有开放性和联想空间为上所以王国维主张诗词的“无题”不仅仅是强调有题无题的形式问题而是在强调一种属于诗词特有的文体韵味不过王国维为了强化立论的气势不免也有出语仓促之处譬如北宋词中“有题”的现象就是不一而见的如苏轼词更是以有题为主则概将北宋词说为“无题”就显得草率了

王国维特别提到的花庵词选草堂诗馀两部词选其擅自立题现象确实比较突出草堂诗馀本为坊间歌唱而编选为了方便歌伎根据情境选择曲词故有季节节序等分类而每首作品之下更有将这种季节和节序具体化的现象这是出于演唱功能的需要其实这种编排和点题多是姑妄言之带有实用意义只是后人往往根据编者所加的题目去理解作品之意恐怕编者当初也未料到王国维认为读诗读词就好像看一幅精美的山水画观者但凭想象感受其山水之形山水之美就足够了不一定要明确指出具体是某山某水王国维的这一理念当然是有道理的但其实点名某山某水同样也不妨碍有想象力和审美能力的观众去联想到更多的审美空间只是“中材之士”往往会受这种有题的情况局限而已

“诗有题而诗亡词有题而词亡”王国维的这一“判断”我们自然不能过于质实去理解因为王国维无非是以一种强力判断来强力反对“有题”--特别是后人擅自加题的现象而已事实上王国维自己的诗词有题的现象就不是偶然的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一味以“无题”的形式来形成作品意旨的开放现象也并非是上策既然“有题”能限制“中材之士”的意义联想则“无题”是否同样会让“中材之士”的意义联想茫然无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