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威王

   此篇题为编者所加本篇记孙膑初见齐威王时陈述自己对战争的看法孙膑认为只有通过战争才能禁止争夺对春秋战国以来儒家所鼓吹的以“仁义”去战的说教作了有力的批判

  孙子见威王“夫兵者非士恒势也此先王之傅道也

  战胜则所以在亡国而继绝世也战不胜则所以削地面危社稷是故兵者不可不察然夫乐兵者亡而利胜者辱兵非所乐也而胜非所利也事备而后动故城小而守固者有委卒寡而兵强者有义也夫守而无委战而无义天下无能以固且强者

  尧有天下之时黜王命而弗行者七有二中国……素佚而致利也战胜而强立效天下服矣昔者神戎战斧遂黄帝战蜀禄尧伐共工舜伐劂□□而并三苗……管汤放桀武王伐纣帝奄故周公浅之故曰德不若五帝而能不及三王21智不若周公曰我将欲责22仁义23礼乐垂衣裳24以禁争夺此尧舜非弗欲也不可得效举兵绳25

  借为恃意谓军事上没有永恒不变的有利形势可以依赖

  借为敷意谓这是先王所传布的道理

  一说“傅”为“传”宇之误

  孙膑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战争的胜负关系到国家的存亡与孔丘复辟奴隶制的反动纲领“兴灭国继绝世”的含义不同

  士神稷(ji既)谷神古代以社稷代表国家

  乐兵好战

  利胜贪图胜利

  事备做好战争的准备

  委积即物资储备

  指古代我国东方地区的部族

  中国指中原地区

  此句上文残缺原文大概是说帝王不能无所作为而致利同逸安闲

  神戎即神农斧遂或作补遂战国策·秦策“昔者神农伐补遂

  蜀禄即涿鹿地名战国策·秦策“黄帝伐涿鹿而禽蚩(chi痴)尤

  共工传说中的部落首领

  借为屏屏除放逐传说舜曾征伐过南方部落三苗

  商朝开国国君夏朝最后的国君流放

  武王指周武王周王朝的建立者即商纣王商朝最后一个王

  疑是商宇之误商的同盟国在今山东曲阜东

  周公周武王弟武王死子成王年幼周公辅政

  浅借为践灭之意史记·周本纪记载周灭商后被封的纣王之子武庚又联合奄徐等国叛周被周公征服

  关于五帝历来说法不一史记指黄帝颛顼 (zhuanxu专恤)帝喾(ku酷)简文似以神农为五帝之一

  21三王指夏周三代开国的君主即夏禹商汤周文王和周武王

  22借为积

  23

  24譬喻雍容礼让不进行战争

  25纠正意谓以战争解决问题

  

原文
孙子见威王“夫兵者非士恒势也此先王之傅道也战胜则所以在亡国而继绝世也战不胜则所以削地而危社稷也是故兵者不可不察然夫乐兵者亡而利胜者辱兵非所乐也而胜非所利也事备而后动故城小而守固者有委也卒寡而兵强者有义也夫守而无委战而无义天下无能以固且强者尧有天下之时黜王命而弗行者七夷有二中国四..素佚而致利也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昔者神戌战斧遂黄帝战蜀禄尧伐共工舜代劂□□而并三苗□□..管汤放桀武王伐纣帝奄反故周公浅之故曰德不若五帝而能不及三王智不若周公曰我将欲责仁义式礼乐垂衣裳以禁争夺此尧舜非弗欲也不可得故举兵绳之

  

译文

孙膑进见齐威王说道“用兵之道并没有永恒不变的模式这是先王所陈述的道理一个国家取得战争的胜利就可以避免亡国把江山世代延续下去如果不能取胜就会割让土地以至危及国家生存了所以用兵不可不慎重对待那些轻率用兵的人常遭失败贪图胜利者常遭屈辱所以说用兵绝不能轻率胜利也不是靠贪求而能得到用兵必须做好充分准备才能付诸行动这样哪怕城池很小也能够坚持这是因为有充足的储备兵力不足而战斗力强是因为正义在自己一方如果储备不足而守卫没有正义而进行战争那样世上没有任何人能够固守不败没有任何人能取得战争胜利唐尧治理国家时拒不执行王命的部落共有七个其中蛮夷地区两个中原地区四个..只因唐尧注重休养生息积蓄力量才创造了有利条件战胜了各部落而居于强者地位全国都归服于他从前神农氏和斧遂作战黄帝和蜀禄交锋唐尧讨伐共工虞舜征讨劂..及平定三苗..商汤驱逐夏桀周武王讨伐商纣王商奄反叛周公很快就将其平定了现在有些人功德不如五帝才能不如三王智慧不如周公却说“我要以积蓄仁义实行礼乐不用武力来制止争夺”其实这种办法并不是尧舜不想实行而是这种办法行不通只好用战争去制止战争

  [ 解析]这篇文章孙膑以进见威王陈述意见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战争的看法这是从宏观上阐述他的战争观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表述了这样几个观点在一定形势下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只有靠战争并且取得胜利才能解决问题作者说得很肯定“战胜则所以在亡国而继绝世也战不胜则所以削地而危社稷也”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作者列举了被列为圣贤的尧神农黄帝商汤周武王等人以战争统一国家以战争除暴安良以战争推翻暴政建立盛世的大量事例最后强调归结为“故曰德不若五帝而能不及三王智不若周公曰我将欲责仁义式礼乐垂衣裳以禁争夺此尧舜非弗欲也不可得故举兵绳之”作者以被人们一致崇敬的尧舜也不得不用兵的事例作论据确实很有说服力令人信服以暴除暴以战争反对战争以战争求得和平这在古今中外实不鲜见在我国长达几千年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广大人民群众曾饱受压迫和奴役尤其在暴君当政权奸掌权的时候更是民不聊生除了起义反抗之外别无出路所以才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黄巾起义黄巢起义李自成起义直至近代的太平天国起义..这些事例都充分说明只有用战争手段才能推翻暴政再有经过三国争战而结束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局面而归于一统李世民协助其父南征北战而结束隋未的割据局面统一全国开创贞观盛世这类事例也说明孙膑的观点是正确的不但古代中国如此在近现代中国也是这样是毛主席提出了以革命武装反对反革命武装走农村包围城市建文革命根据地的道路才开创了中国革命的胜利道路最后取得胜利难怪毛主席把武装斗争列为中国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试想当时如果按照合法斗争的路线靠和平手段去反对反动统治那中国人民的解放何时才会得到今日的中国会是什么局面就世界范围来说在一定时期一定形势下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远的不说单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当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中国德国法西斯突然袭击苏联日本飞机偷袭珍珠港之时这些国家如不奋起进行反侵略战争那又会是什么局面所以说在一定形势下必须以战止战以暴除暴通过战争手段求得和平“事备而后动”主张必须有充分的准备才能用兵作战为了证明这一观点正确孙膑指出“城小而守固者有委也”并举出尧能让天下归服的原因是“素佚而致利”孙膑这一主张确实是用兵的一条重要原则只有准备充分之后才能用兵即只有充分明了敌势我势地势等等才能订出切实可行的作战计划从而保证作战胜利“不打无准备之仗”这是有见识的军事家们的共同信条诸葛亮作为一名著名的军事家帮助刘备入川建立蜀汉后念念不忘统一中国曾经六出祁山和魏军交战论军事指挥论用兵神奇诸葛亮确实高人一筹连司马懿都心悦诚服地自叹不如可是诸葛亮为什么最终没能成功呢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后勤保障不利是重要原因之一前几次出祁山都是因军粮不能及时运到而不能久战只好退兵这个事例从一个侧面说明准备对于用兵取胜是何等重要想当年抗日战争刚刚结束国民党反动派占据绝大部分国土拥有装备精良的四百多万大军而我军只有互不相连的几个解放区一百万稍多的“土八路”可是仅仅三年半时间我们却战胜了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新中国准备应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环经过八年抗战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浴血奋战一百多万解放军都是打出来的精兵强将在大后方坐山观虎斗没有实战经验的国民党反动派将领和官兵自然打不过解放区人民多年艰苦抗战军民同心这也是极好的准备更重要的是毛主席运筹帷幄各级指挥员精心策划灵活指挥而国民党军队往往狂妄自大目中无人两者的“备”就大不一样其结果自然也不一样了弱胜强败也就不足为奇了当然和任何战争一样决定这场战争胜负的因素很多我们这里是仅就一个“备”字而论何止用兵作战干什么事都离不开一个“备”字千百年流传的名言“有备无患”“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说的是同一个道理就以我们当今经济建设中的许多事例来看一些大项目其施工难度之大可以说世界少有可为什么却能多快好省地完成呢这里离下开一个“精心设计精心施工”这就是准备充分而有些项目却久拖不成或质量低劣或效益很差甚或成了赔本买卖其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都在于准备不足很多是凭长官意志决策事先缺乏周密的分析论证缺乏必要的准备看来对我们的许多领导者和企业家来说真正深刻领会“事备而后动”太重要了另如当今的热门话题之一是“下海”可有的人“下海”后能够如鱼得水畅游四海而有的人却呛了水甚或遭了没顶之灾究其原因也有一个“事备而后动”的问题君不见有的人一无股票经营的常识二无炒股风险的思想准备和承受心理只是见人发了就眼红见人赚了就跟上结果出现了亏几千元就自杀的悲剧其实在商海中游泳是大有学问的要想游得好学习必要的专业知识预想到各种风险都是必不可少的在当今世界资本主义早期那种投机而一夜暴发的机会已大大减少了代之而起的是靠科学经营成功的企业家必须有必要的专业准备和心理准备“事备而后动”方能常盛不衰“卒寡而兵强者有义也”“乐兵者亡利胜者辱”这里孙膑又提出了一个战争的根本原则--“义”战争历来分为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进行正义的战争可以变弱小为强大最后战胜敌人进行非正义战争即使一时强大最终仍不能逃脱失败的命运战争的性质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条件这是人类历史上无数事实证明了的真理就拿当今活着的中国人亲自经历的事实来说中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战胜国民党反动派中朝人民战胜武装到牙齿的美帝国主义都是以弱胜强的光辉范例而其取胜的根本原因都在于胜者打的是正义的战争战争的性质决定战争的胜负所以作者进一步提出“乐兵者亡而利胜者辱”“战而无义天下无能以固且强者”明确反对穷兵黩武孙膑关于战争性质的观点并不难理解也不乏例证证明其正确而最难能可贵的在于是在两千多年以前他就提出了这个观点足以证明他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杰出的军事家综合上述三点可见孙膑在见威王中完整地论述了一个战争观值得人们深入思考细心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