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周文臧哀伯谏纳郜鼎

左传·桓公二年

题解

本文选自左传·桓公二年这一年(前710年)的春天宋国太宰华父督杀死司马孔父嘉并占有了孔父嘉“美而艳”的妻子宋殇公为此很生气华父督害怕就干脆把殇公也杀了另立宋庄公华父督为了取得各诸侯国对此事的默认先后对齐鲁等国进行贿赂鲁桓公接受了宋国送给的郜鼎并把它安放在太庙里鲁国大夫臧哀伯认为这样做“非礼”会导致官员腐败甚至导致国家败亡于是对桓公进行劝谏

【一段】

原文
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纳于大庙非礼也

注释

郜(ɡào)国名姬姓开国国君是周文王的一个庶子春秋时为宋国所灭其故地在今山东成武县东南

古代的一种烹饪器物又因常常用作旌功记绩的礼器所以又作为传国重器其形制一般为三足两耳

国名春秋时为十二诸侯之一开国国君为殷纣王的庶兄微子其地在今河南东部及山东江苏和安徽三省之间

大(tài)庙即太庙天子或诸侯国国君的祖庙

译文

夏季四月(桓公)从宋国取得郜国大鼎安放在太庙里这样做不合礼制

【二段】

原文
臧哀伯谏曰“君人者将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犹惧或失之故照令德以示子孙是以清庙茅屋大路越席大羹不致粢食不凿昭其俭也21昭其度也藻率22232425262728昭其数29火龙黼黻30昭其文也五色31比象32昭其物也钖鸾和铃33昭其声也三辰3435昭其明也夫德俭而有度登降36有数37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照百官百官于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今灭德立违而置其赂器于大庙以明示百官百官象38其又何诛焉?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39郜鼎在庙章孰甚焉?武王克商迁九鼎40于雒邑41义士犹或非之而况将昭违乱之赂器于大庙其若之何?”公不听

注释

临照管理和监察统管治理察看

令德美德美好

清庙即祖庙因其肃穆清静故称

大路也作“大辂”即大车特指天子或诸侯国国君祭天时所乘的车子

越(yuè)席用蒲草编织的席子通“括”

大(tài)羹即太羹也作“泰羹”古代祭祀时所用的肉汁

不致指不调五味不加各种作料

粢(zī)食用黍稷加工品制作的饼食祭祀用作供品黍稷泛指谷类粮食

不凿不舂这里指不精细加工

衮(ɡǔn)古代帝王及公卿祭祀宗庙时所穿的礼服

冕(miǎn)古代帝王公卿诸侯所戴的礼帽

黻(fú)通“韨”古代用做祭服的熟皮制蔽膝

瑛(yīng)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见时所持的玉制朝板即玉笏(hù)

指束在腰间的革带皮带

裳(cháng)古代男女穿的裙式下衣

古代自足至膝斜缠在小腿部的帛条或布条犹如今天的绑腿

舄(xì)双底鞋着地的一层为木底这里泛指鞋子

把冠冕稳定在发髻上的横簪

紞(dǎn)古代垂在帽子两旁用以悬挂塞耳用的玉填(tián)的带子

纮(hónɡ)古代冠冕系在颔下的带子古人戴冠冕时先用簪子别在发髻上再用纮挽住系在簪子的两端

21綎(yán)古代覆在冠冕上的一种长方形饰物以木板为干(ɡàn)外包黑色布帛

22藻率(lǜ)一种用来放玉的木垫儿外包熟皮并绘有水藻形图案

23鞞(bǐnɡ)刀剑套

24鞛(běnɡ)佩刀刀鞘的饰物

25鞶(pán)绅带又名“大带”束衣用

26下垂的大带或谓“鞶厉”是一个词指束腰革带与革带下垂的部分

27古代旗帜上下垂的饰物

28套在马胸部的革带即马鞅

29礼数

30火龙黼(fǔ)黻都是古代礼服上所绣的花纹如火形者为“火”如龙形者为“龙”黑白色相间如斧形者为“黼”黑青色相间如“亚”形者为“黻”

31五色指青黑五种颜色

32比象指比照天地万物所画出的各种图像

33钖(yàng)鸾和铃都是系在车马和旗帜上的铃铛系在马额头上的叫“钖”系在马嚼子上的叫“鸾”系在车前用作扶手的横木上的叫“和”系在绘有龙形图案的旗帜竿头的叫“铃”

34三辰指日

35旂(qí)旗面绘有龙形图案竿头系有小铃铛的旗子

36登降增减登为增降为减

37有数指有节度节制(注意此处的“数”字与上文“昭其数也”句的“数”字在词义上的区别)

38同“像”法式式样这里是榜样的意思

39明显与下文“章孰甚焉”句之“章”义同

40九鼎相传为夏禹所铸用以象征九州周三代都把它作为政权的象征成为传国之宝

41雒(luò)邑也作“洛邑”东周都城所在相传周武王克商后由周公姬旦营建其故地见周郑交质一文的题解

译文

臧哀伯劝谏(桓公)说“做国君的应当发扬道德阻塞邪恶以(更好地)管理和监察百官还怕有缺失的地方所以发扬美德给子孙后代做示范因此太庙用茅草盖顶大车上用蒲席做垫子(祭祀用的)肉汁不加调料饼食不用精粮这是为了昭示节俭礼服礼帽蔽膝玉笏腰带裙衣绑腿鞋子以及冠冕上用的衡綖(等各式各样的带子和饰物)这是为了昭示等级制度玉器垫儿刀剑套佩刀刀鞘上的饰物束衣革带飘带旌旗饰品马鞅这是为了昭示(尊卑)礼数(在礼服上绣的)火黻花纹这是为了昭示文采(在车服和其他有关器物上)用青黑五种颜色按天地万物的形貌绘出各种不同的形象这是为了昭示物各有其用而并非虚设(系在车马和旗帜上的各种铃铛)钖这是为了昭示动辄有声在旗帜上绘上(日星)三辰这是为了昭示光明德(作为行为规范和准则)是俭约并有(相应的)制度(规定)的或增或减都要有节制(所有这些)都要形成典章制度把它记录下来并公开地发布出去以此来管理监察百官百官才有所警惕和畏惧而不敢违规犯纪现在泯灭道德而树立邪恶把人家用作贿赂的器物安放在太庙公开地展示给百官(如果)百官也以此为榜样还能惩罚谁呢?国家的衰败来自官员的邪恶而官员丧失道德是由于受宠而贿赂公行郜鼎放在太庙还有什么比这更明显的受贿呢?周武王攻灭殷商把九鼎迁到雒邑仁人义士中还有人非议他更何况把表明违德乱礼的受贿器物放在太庙这可该对它怎么办呢?”桓公不听

【三段】

原文
周内史闻之“臧孙达其有后于鲁乎君违不忘谏之以德

注释

内史官职名周代的内史负责辅佐天子管理爵禄官员任免等政务

臧孙达即臧哀伯“哀伯”是臧孙达的谥号臧哀伯的父亲臧僖伯曾谏阻鲁隐公到棠地观鱼他本人又谏桓公“纳郜鼎于宋”能有这样的家族传统就是古人常说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所以周内史说“臧孙达其有后于鲁乎”

译文

周内史听说这件事以后“臧孙达在鲁国会有他的后来人吧!国君违德(他却)不忘用德来劝谏国君

评析

本文的中心内容是臧哀伯批评鲁桓公“取郜大鼎于宋”并“纳于大庙”这件事的“非礼”那么到底什么是礼呢?礼的范畴极其广泛内容极其复杂但一言以蔽之就是本书郑庄公戒饬守臣一文的评论文字所说“礼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如果用今天更切合礼的历史本质的话说它是奴隶制社会和封建制社会贵族等级制度下的社会规范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它规范并制约着上自天子下至百姓所有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言行所以删改春秋的孔夫子才说“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君子“约之以礼”论语·雍也)“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论语·为政)“为国以礼”(论语·先进)“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联系古今关于礼的界说和孔夫子这些关于礼的言论就不难理解作为鲁大夫的臧哀伯为什么非要冒着触怒鲁桓公的风险向他“发表”这篇谏辞了也就不难理解本文一开始就说鲁桓公“取郜大鼎于宋纳于大庙非礼也”了

臧哀伯这篇谏辞并不先说鲁桓公“取郜大鼎于宋纳于大庙”这件事如何不对而是以高屋建瓴之势首先提出“君人者”最根本的社会职责是“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接着就从礼制这个大视角连用七个排比句从七个方面即“昭其俭”“昭其度”“昭其数”“昭其文”“昭其物”“昭其声”“昭其明”来阐明君主如何体现和落实这一根本社会责任然后话锋一转才落到桓公“纳郜鼎”这件“灭德立违”的事情上来并在指出这一事件必将导致的恶劣后果以后还用周武王克商后“迁九鼎于雒邑”招来“义士”非议的历史教训警醒鲁桓公必须清醒地认识这种“灭德立违”的错误举措的危害性这篇谏辞如此行文不仅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结构谨严具有强烈的逻辑能力而且气势显得特别恢弘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至于谏辞中用了近乎后世才产生的赋的手法铺叙大量我们今天颇感陌生的具体事物那也是行文的需要因为这些事物都和当时的典章制度有密切关系

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任何一种文化在它的发展过程中都会形成许多或厚或薄的积淀层而每个积淀层都会或深或浅地打上它的时代烙印因此在阅读和欣赏此文的时候也必须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去审视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去分析去感悟抛弃其“封建性糟粕”吸取其“民主性精华”可以肯定地说“君人者将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云云直到今天其“合理内核”还有很好的垂诫作用和警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