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大日经全称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略称大毘卢遮那成道经毘卢遮那成佛经毘卢遮那经梵文题Maha-Vairocanabhisambodhi-vikurvitadhhisthanavaipulya-sutraindra-raja-nama-dharmaparysya .或Maha-vairocana-Visambodhivikrinita-dhista-Sutram-indra-raja藏文译本题Rnam-par Snan-mdsad chen-po mnonparrdsoss-parbyan-chub-pa rnarn-par sprul-ba byin-gyis rlob-pa sin-tu rgyas-pamdosdehidhan-po rgyal-po shes-bya-bahi chos-kyi rnam-grans

据记载大日经的梵文原本有广略两种传说广本有十万偈 因为篇幅太大不便于流通有传法贤圣简繁摘要编集为略本而略本的大小又有不同的说法崔牧〈大日经序〉说有两千五百颂一行大日经疏说有三千余颂义释说有三千颂海云两部大法相承师资付法记则说有四千颂二千五百颂是更简要的略本十万颂的广本有其说而不一定有其事因为密教的很多经典都被说成有十万颂即使真有其事也没有流行过流行的是所谓的略本

流行于世的梵本虽然有好几种本子的说法但从传入中国的情况来看只有一种流行本即按大日经疏说有三千余颂的那个版本因为前后相隔三十年而出现的汉藏两种译本的篇幅都相当接近梵文原本早已散佚不存现在留存下来的仅是汉藏两种译本

汉译本据智升开元释教录卷九记载译于唐玄宗开元十二年(公元七二四年)是善无畏应一行的请求在洛阳大福先寺主持翻译的由宝月充任译语一行充任笔受并修改润饰整订而成但所据梵本早在四十年前就已传入开元录同载梵本由无行从印度携至北印度境内病故之后由朝廷派使者前去迎归收藏在西京华严寺

无行在北印度的时间据义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下等记载义净在武则天光宅元年(公元六八四年)离开那烂陀寺时听无行说准备取道北印回国按此则无行当于翌年行至北印度境内

汉译本问世之后随即传抄流行不久由密宗僧人和入唐求法僧传人日本韩国等诸国现在日本奈良西大寺仍藏有天平神护二年(唐代宗大历元年公元七六六年)吉备由利写本唐招提寺也藏有奈良时代的写本

自从宋初开雕第一部大藏经开宝藏之后大日经随历代大藏经的雕版印行而有了各种藏版印本其中还有房山石经本日本另有弘安二年(南宋赵昺祥兴二年公元一二七九年)高野版应永二十三年(明成祖永乐十四年公元一四一六年)高野版延宝八年(清康熙十九年公元一六八0年)版等数种古版

另外十一世纪中叶由汉文大藏经转译雕印成西夏文大藏经十八世纪末由汉文转译雕印成满文大藏经于是大日经有了西夏文满文各种版本藏译本据记载译于赤松德赞统治的前期比汉译本出现的时间晚三十年由印度论师戒自在觉(Silendrabodhi)和吐蕃翻译官德积(Dpal-brtsogs)译出自十四世纪起收入各种版本的甘珠尔广为流传

不久又雕刻蒙古文大藏经清康熙年间前期又重刻蒙古文甘珠尔均由藏文译本转译于是大日经又有蒙古文版本近代还有从藏汉译本转译的日法等文的节译本

大日经是秘密佛教中一部很重要的经典它是行部密教的根本经典是胎藏界密法的集成者它代表着一个流派一种密法其具有的重要地位和价值自不待言大日经也是中国密宗以及由此而来的日本密宗和韩国密宗的根本经典之一金刚顶经并称两部大法因为它有一部逐字逐句详注精疏的注释本大日经疏其地位和影响在三国密宗中很突出

在吐蕃时代大日经译出之后也因为有了佛密的注释影响盛极一时所以大日经在研究中日韩三国密宗以及藏传前弘期旧密上皆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然而它的地位和影响远远超出本宗本派的范围

从秘密佛教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来看它处在一个承先启后的地位它一方面使密教体系化理论化另一方面又奠定了后来的秘密佛学发展的基础开密教一元论思想之先河

大日经产生之前事部密教已有相当的发展也有了像金刚大道场经这样据称有十万偈的庞大而自成一家的经典但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修法上都没有体系化理论化尤其缺少从佛学的理论角度来确立本派的学说

最早出现的陀罗尼经典不仅修法上单一而且往往依附于大乘经典没有自己的独立性后来的事部密典虽然自成一家独树一帜但只讲供养修行托附于大乘义理没有本派特色

大日经总结以往的密教一方面把密教的修行实践体系化明确三密的修行方法并把修行实践加以理论的概括提出因根究竟的修行理论而更重要的是把密教进行佛教化使其同带有浓厚的婆罗门教及印度教和民间信仰特色的怛特罗密教彻底区分开来成为佛教之怛特罗

另一方面在吸取大乘佛教中观派和瑜伽派的理论学说基础上建立本宗本派的学说体系把密教佛学从大乘佛学中分离出来使密教也在理论学说上自为一乘

秘密佛教各派尽管不是从一个统一的模式中分化衍生而来各自兴起的地方也有所不同流行的时间有先有后所受的影响也大不一样但纵观整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各派之间有内在的相互联系和前后的相承接续关系这不仅表现在密法上的逐渐完善和发展而且还表现在哲学思想上的承袭和演变

再者后来各派所讲的五部亦是从大日经的三部五佛演化而来甚至后来各派强调众生与佛的同一性和无分别性视贪染为净菩提在修行实践中重视体证莲花与金刚的合二为一的原理都是导源于大日经即心是佛自心自觉的一元论思想这一思想自从大日经论证阐明之后一直贯串于各派密教思想之中是密教哲学思想的主要倾向

另外大日经还确立了密教的信仰体系和神灵体系其中如大日如来被奉为秘密佛教至高无上的主尊和教主并赋予法身佛的意义从现有数据看是始自于大日经

所以大日经在整个秘密佛教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研究秘密佛教学说的发展和研究秘密佛教同大乘佛教的关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大日经还以一章的篇幅专门阐明论证了密教的基本教义与其它只偏重于密法仪轨的密典相比更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哲学色彩因而也被大乘各派各宗所看重在显教中具有一定的影响

大日经兼收中观瑜伽二派的思想以建立自己的佛教学说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二派在当时的影响大日经中也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及其以前印度其他各宗教和哲学派别的观点这就对研究当时的佛教和其他各教各派的思想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大日经汉译正文三十一品本着所选即其中第一品〈入真言门住心品〉和第二品〈入漫荼罗具缘真言品〉之所以节选这两品是因为这两品具有典型性是该经的精要部分可以代表该经

大日经从内容上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大部分即第一品讲述该经的基本教义统论全经大意第二大部分即第二品及其以后各品讲述胎藏界密法及其修行的各种仪轨

其中第二品集中讲述该经的主要密法大悲胎藏生大漫荼罗法是第二大部分的精要把其余各品可以看作是对该品的补充和扩大所以此品可以代表第二大部分的主要内容一行大日经疏共二十卷其中有近九卷注释第一品和第二品足见作者对此两品之重视

大日经汉译本共七卷三十六品其中第七卷最后五品为善无畏之作大毘卢遮那经供养次第法大日经正文实为六卷三十一品藏译本共两编三十六品其中外编七品中的前五品为护摩法后两品为持诵法和如来生漫荼罗加持法故内编正文实为二十九品其内容与汉译本正文相当仅品目的设立和前后顺序及文字有所差异

具体来说藏译第十三品为汉译第十四品藏译第十四品为汉译第十三品藏译第七九品为汉译第二十八二十九三十品藏译第六品即为汉译第六七品藏译第二十七品即为汉译第二十七三十一品

按汉译本第三〈息障品〉主要讲如何消除择地造坛受职灌顶时出现的障碍以及不动明王法

第四〈普通真言藏品〉讲漫荼罗诸尊真言种子等一百六十九咒

第五〈世间成就品〉主要说世间有相悉地成就中的四种念诵法

第六〈悉地出现品〉主要说出世间无相悉地成就等

第七〈成就悉地品〉主要说修行成就及内心成就悉地之来处等

第八〈转字轮漫荼罗行品〉主要说转字轮观想法

第九〈密印品〉主要说诸尊密印

第十〈字轮品〉主要说三部字轮观

第十一〈秘密漫荼罗品〉主要说秘密大漫荼罗及十二漫荼罗等

第十二〈入秘密漫荼罗法品〉说漫荼罗灌顶入坛法

第十三〈入秘密漫荼罗位品〉说入坛后住法佛平等大空位

第十四〈秘密八印品〉说秘密漫荼罗中台八叶院四佛四菩萨之秘印

第十五〈持明禁戒品〉说真言修行者所遵守的禁戒

第十六〈阿阇梨真实智品〉说漫荼罗中阿阇梨真实智心

第十七〈布字品〉说自身布字观修法

第十八〈受方便学处品〉说诸菩萨禁戒

第十九〈百字生品〉说暗字生百字门之理

第二十〈百字果相应品〉说百光遍照王之果地万德

第二十一〈百字位成就品〉说百光遍照王成就之相

第二十二〈百字成就持诵品〉说百光遍照王阿等诸字门持诵法

第二十三〈百字真言法品〉说百字互相摄入法

第二十四〈菩提性品〉说菩提心义

第二十五〈三三昧耶品〉说三平等之义

第二十六〈如来品〉说如来诸号之义

第二十七〈世出世护摩法品〉说世间出世间护摩法

第二十八〈本尊三昧品〉说本尊字印形像

第二十九〈无相三昧品〉说诸法无相义

第三十〈世出世持诵品〉说三密持诵法轨

第三十一〈嘱累品〉说付嘱授受事

汉译本的第七卷和藏译本的外编虽不是大日经原来的内容但因附在正文一并流通且可作为对该经的一种补充运用故在此亦略作介绍

汉译本供养次第法主要说胎藏界大日一尊的供养法

第一〈真言行学处品〉说归敬劝进序和精勤修行序

第二〈增益守护清净行品〉主要说九方便入佛三昧耶法界生金刚*轮擐金刚啰字观无堪忍等印明

第三〈供养仪式品〉主要说诸尊供养法及种子真言等

第四〈持诵法则品〉主要说有相无相变字成身本尊三昧随息意支念声真言修无定乐求现法成就大日三密速得释迦真言成就秘密事业可解等十种念诵法门

第五〈真言事业品〉也说十种修行法门

藏译本外编第一为〈寂静护摩仪轨品〉第二为〈增益护摩仪轨品〉第三为〈摄召护摩仪轨品〉第四为〈降伏护摩仪轨品〉第五〈观字庄严灌顶品〉说观自在菩萨成就一切真言种子义等第六〈持诵仪轨品〉与汉译本供养次第法第一品内容相当第七〈如来生大漫荼罗加持品〉与汉译正文第一二品中说相之内容相当

大日经的注释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有二部一部是一行的汉文注释大日经疏通常称作大疏本疏原有数种传本现有两种一即二十卷本大日经疏一即十四卷本大日经义释自十二世纪末叶起刻版流行现有缩刷藏卍续藏大正藏等本另一部是觉密( Buddha-gubLya ) 的藏译注释大日经注释(Vairocanabhisambodhi- tantra vrtti藏译题Rnam-par-Snan-mdsod-mnon-par-byanchub-pahi-rgyud kyi-hgrel-pa) 有未再治本和再治本两种传本现存在各种版本的丹珠尔藏经中

大日经的译者来说藏译本译者戒自在觉和德积生平不详汉译本的译者善无畏和一行及宝月均有史料记载据李华大唐东都大圣善寺故中天竺国善无畏三藏和尚碑铭并序玄宗朝翻经三藏善无畏赠鸿胪卿行状等记载善无畏(Sub-hakarasimh)音译成婆揭罗僧诃略作输波迦罗(公元六三七--七三五年)原籍中印度摩揭陀国(Magadha在今比哈尔南部) 出生于东印度乌茶国(Udra在今奥里萨邦北部一带) 剎帝利种姓相传为释迦牟尼佛季父甘露饭王第五十五代孙(一说五十二代孙)

十三岁嗣王位十八岁舍位出家旋至中印度受具足戒遍学三藏并拜那烂陀寺「掌定门之秘钥佩如来之密印」之达磨鞠多为师专学密藏究习事行二部得到胎藏密法的真传后来游学各国破斥外道于是「名震五天尊为称首」

八世纪初年遵师命前往中国传法至北印度境内名声已传到长安唐中宗派使者到玉门关迎接唐玄宗开元四年(公元七一六年)到达长安玄宗礼之以国师尊之以教主敕住内道场受供一年后移居些吨寺南塔院及西明寺菩提院开始译经传法

开元十二年随驾入洛先住左吨先寺后移居圣善寺期间主持译出的经典除大日经尚有苏婆呼童子经一卷苏悉地经三卷等开元二十三年(公元三五三年)十一月七日圆寂春秋九十九僧夏八十赠鸿胪卿归葬龙门西山广化寺

善无畏除译着及大日经供养次第法之外另有其弟子整理的无畏禅要一卷

善无畏在唐以传胎藏界密法为主兼授禅法其传法弟子主要有一行玄超义林不可思议智俨温古道慈宝思明思等俗弟子有李华等其中一行着大日经疏智住心品俨温古整理修改大日经义释不可思议着大日经供养次第法疏将善无畏所传之法付之笔端留之千古而玄超授法中土义林东传朝鲜使善无畏所传之法后继有人世代相传

大日经的笔受者和注释者一行(公元六八三--七二七年) 据唐玄宗〈御撰大慧禅师一行碑铭〉旧唐书本传等记载俗姓张名遂河北巨鹿(一说魏州昌乐今河北河南山东交界的南乐一带)人出生于官宦书香世家自小披习经史备学九流

早年研求易学大衍玄图义诀而少小闻名二十一岁父母双亡受戒出家先拜嵩山普寂为师修习禅门数年之后往荆州当阳山(位于今湖北省当阳县境内) 依悟真律师习律调伏藏十卷开元五年(公元七一七年)征诏入京此后十年一方面从事天文历法活动改进和创制天文大地测量仪器组织两次大规模的天文大地测量第一次测算出地球子午线的长度又编撰开元大衍历一方面从事佛法事业同善无畏和金刚智一起共同建立了密宗一派

开元五年回到长安之后随即拜善无畏为师从其灌顶受法又请善无畏译出大日经为其笔受润文开元八年金刚智到达长安之后又拜其为师受金刚界密法开元十一年(公元七二三年)请金刚智译出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等经典一行又在善无畏解说的基础上征诸经论详注经疏融会贯通撰出二十卷的大日经疏为密宗学说建立了理论体系

据圆照大唐贞元续开元释教录等记载一行还撰有一部佛教著作释氏系录一卷其它著作还有法象志后魏书.天文志大衍论周易论

一行这位科学巨匠法界明星尽管功勋卓著硕果累累然却以四十五岁之龄早谢人世开元十五年(公元七二七年)十月十八日圆寂之后玄宗亲撰碑铭起塔铜人原赐号大慧禅师

大日经注释的作者觉密(Buddha-guhya)据多罗那他印度佛教史等记载生活于八世纪的达摩波罗王朝时期为密教大师觉智足早年的上首弟子精通事瑜伽三部密法曾在波罗奈斯(Varanasi今恒河左岸之瓦腊纳西)修行文殊法获得神通

与法兄觉寂(Budha-Santi)同往南印补陀罗迦山亲谒观世音菩萨得到指授而获成就后来又到喀喇斯山(Kailasa)修行亲见金刚界大漫荼罗

之后吐蕃赞普赤松德赞曾派遣使者卫文殊师利(Manjusri)等前去迎请但因年老未能应聘入藏但讲说事瑜伽三部密法传授于使者并着金刚界修法入瑜伽大日经注释后静虑广释让使者带回藏地今藏文大藏经有觉密大日经集义一卷说漫茶罗法经秘经义入门等密教著作

有关一行的著述见拙文〈一行著述叙略〉文献一九九一年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