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王正月

出自公羊传

题解

本篇是对春秋经文“元年春王正月”的解释阐发了尊崇王道维护社会秩序和统一局面的“大一统”思想文中同时论述了“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宗法制度下确定的继承原则鲁桓公的地位尊贵鲁隐公的地位卑贱按理说鲁国的王位应该传给桓公但是桓公年幼不能胜任国君之位于是隐公上台执政却不是正式继承侯位等太子成人之后就要把政权还给太子

原文
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意也何成乎公之意公将平国而反之桓曷为反之桓桓幼而贵隐长而卑其为尊卑也微国人莫知隐长又贤诸大夫扳隐而立之隐于是焉而辞立则未知桓之将必得立也且如桓立则恐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也故凡隐之立为桓立也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適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桓何以贵母贵也母贵则子何以贵子以母贵母以子贵

注释

通“何”

指鲁隐公

归还鲁桓公鲁惠公庶子惠公死时桓公尚年幼由隐公摄政后来桓公杀死隐公自立为国君

通“攀”拥戴

通“嫡”正妻

译文

“元年”是什么意思是君主即位的头一年“春”是什么意思是四季中的头一季“王”指的是哪一位指的是周文王为什么先说“王”然后说“正月”因为正月是周文王所确定的正月为什么要说“王正月”因为四方都奉行周历表明天下统一

记载隐公为什么不说是即位这是为了成全隐公的心愿为什么要成全隐公的心愿因为隐公打算治理好国家然后把国家交还给桓公为什么要还给桓公因为桓公虽然年幼但地位尊贵隐公虽然年长却地位略低但他们这种尊卑的区别很小国人是不知道的隐公年长而又贤能所以大臣们拥立隐公为君隐公如果在这个时候辞让那么他也不知道桓公日后是否一定立为国君况且如果立桓公为国君恐怕各位大夫们也不能尽力辅佐这位幼君因此凡是隐公对自己摄位为君的考虑实际上都是为了日后桓公能立为国君隐公年长而又贤能为什么不应该立为国君呢这是因为立国君有立国君的制度立嫡子为国君只根据年龄大小而不根据是否贤良立其庶子为国君只根据地位尊卑而不根据年龄大小那么桓公为什么尊贵因他的母亲尊贵母亲尊贵儿子为什么就一定尊贵是因为儿子由于母亲尊贵而尊贵母亲又由于儿子尊贵而尊贵

解读

此篇通篇以设问对答行文文情起伏中间两度曲折意在揣度鲁隐公心事婉曲熨帖篇末以一语总结论断明确斩截而有余韵公羊传笔法以质朴简劲见长此文不但为公羊传笔法代表其用字酌句又跌宕又闲静又直截又虚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