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决择分--五识身相应地意地

原文
摄决择分

摄决择分中五识身相应地意地

如是已说本地

次说诺地决择善巧由此决择善巧为依於一切地善能问答今当先说五识身地意地决择

前说种子依谓阿赖耶识而未说有有之因缘广分别义何故不说?何缘之有?广分别义云何应知?

由此建立是佛世尊最深密记是故不说如世尊言

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暴流

我於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

复次咀柁南曰

朝受明了种子业身受

无心定命终皆不应理

由八种相证阿赖耶识决定是有谓若离阿赖耶识依止执受不应道理最初生起不应道理有明了性不应道理有种子性不应道理业用差别不应道理身受差别不应道理处无心定不应道理命终时识不应道理

何故若无阿赖耶识依止执受不应道理?由五因故何等为五?谓阿赖耶识先世所造业行为因眼等转识於现在世众缘为因如说根及境界作意力故诸转识生乃至广说是名初因又六识身有善不善等性可得是第二因又六识身无覆无记异熟所摄类不可得是第三因又六识身各别依转於彼彼依彼彼识转即彼所依应有执受余无执受不应道理设许执受亦不应理识远离故是第四因又所依止应成数数执受过失21所以者何?由彼眼识於一时转一时不转22余识亦尔是第五因.……

何故若无阿赖耶识最初生起不应道理?谓有难言「若决定有阿赖耶识应有二识俱时生起23」应告彼言「汝於无过妄生过想24何以故?容有二识俱时转故25所以者何?且如有一俱时欲见乃至欲知随有一识最初生起不应道理由彼尔时作意无别根境亦尔以何因缘识不俱转?一

何故若无诸识俱转与眼等识同行意识明了体性不可得耶?谓或有时忆念过去曾所受境尔时意识行不明了非於现境意现行时得有如是不明了相是故应许诺识俱转或许意识无明了性

何故若无阿赖耶识有种子性不应道理?谓六识身展转异26……又彼诸识长时间断不应相续长时流转是故此亦不应道理

何故若无诸识俱转业用差别不应道理?谓若略说有四种业一了别器业二了……依业三了别我业四了别境业此诺了别刹那刹那俱转可得是故一识於一刹那有如是等业用差别不应道理

何故若无阿赖耶识身受差别不应道理?谓如有一或如理思或不如理或无思虑27或随寻伺或处定心或不在定尔时於身诸领受起非一众多种种差别彼应无有然现可得是故定有阿赖耶识

何故若无阿赖耶识处无心定不应道理?谓人无想定或灭尽定应如舍命识离於身28非不离身如世尊说当於尔时识不离身29

何故若无阿赖耶识命终时识不应道理?谓临终时或从上身分识渐舍离冶触渐起或从下身分非彼意识有时不转30故知唯有阿赖耶识能执持身此若舍离即於身分冶触可得身无觉受意识不尔是故若无阿赖耶识不应道理

复次咀柁南曰

所缘31若相应32更互为缘性33

与识竿俱转34杂染污还灭35

若略说阿赖耶识由四种相建立流转由一种相建立还灭云何四柑建立流转?常知建立所缘转故建立相应转故建立互为缘性转故建立讥等俱转故云何一相建立还灭?譌由建立杂染转故及由建立彼还灭故.……

云何建立阿赖耶识杂染还灭相?

谓略说阿赖耶识是一切杂染根本所以者何?由此识是有情世间生起根本能生诺根根所依处及转识等故亦是器世间生起根本由能生起器世间故亦是有情互起根本一切有情相望互为增上缘故……又即此阿赖耶识能持一切法种子故於现在世是苦谛体亦是未来苦谛生因又是现在集谛生因36……

复次阿赖耶识所摄持顺解脱分及顺决择分等37善法种子此非集谛因38由顺解脱分等善根与流转相违故所余世间所有善根39因此生故转更明盛由此因缘彼所摄受自类种子转有功能转有势力增长种子速得成立复由此种子故彼诺善法转明盛生又复能感当来转增转胜可爱可乐诺异熟果

复次依此一切种子阿赖耶识故薄伽梵说有眼界色界眼识界乃至有意界法界意识界40由於阿赖耶识中有种种界故……

复次此杂染根本阿赖耶识修善法故41方得转灭此修善法若诸异生42以缘转识为境作意43方便住心能人最初圣谛现觊非未见谛者於诺谛中未得法眼44便能通达一切种子阿赖耶识此末见谛者修如是行已或入声闻正性离生45或入菩萨正性离生达一切法真法界已亦能通达阿赖耶识当於尔时能总观察自内所有一切杂染46亦能了知自身外为相缚所缚47内为虫重缚所缚48

复次修观行者以阿赖耶识是一切戏论所摄诺行界49略彼诺行於阿赖耶识中总为一团 一积一聚50为一聚已由缘真如境智修习 多修习 故而得转依51转依无间当言已断阿赖耶识由此断故当言已断一切杂染当知转依由相违故能永对治阿赖耶识又阿赖耶识体是无常有取受性52转依是常无取受性缘真如境圣道方能转依故又阿赖耶识恒为一切虫重所随转依究竟远离一切所有虫重又阿赖耶识是烦恼转因圣道不转因转依是烦恼不转因圣道转因应知但是建立因性非生因性53又阿赖耶识令於善净无记法54中不得自在转依令於一切善净无记法中得大自在又阿赖耶识断灭相者谓由此识正断灭故舍二种取其身虽住犹如变化所以者何?当来後有苦因断故便舍当来後有之取於现法中一切烦恼因永断故便舍现法一切杂染所依之取55一切粗重永远离故唯有命缘暂时得住56由有此故契经中言尔时但受身边际受57命边际受广说乃至即於现法一切所受究竟灭尽

如是建立杂染根本故趣人通达修习 作意故建立转依故当知建立阿赖耶识杂染还灭相如此已依胜义道理58建立心意识名义差别由此道理於三界等诺心意识一切杂染清净道理应随决了余处59所显心意识理但随所化有情差别为婴儿慧60所化权说方便令彼易得人故

注释

摄决择分统摄决断选择部分本部分是对本地分中的许多问题进行抉择解疑并对本地分中的深隐要义进一步展开阐述本部分内容即本论的五十一卷至八十卷

本部分共分为十二节五识身相应地意地(本论卷五十一至五十七)有寻有伺等三地(本论卷五十八至六十一)三摩咽多地(本论卷六十二至六十三上)非三摩咽多地(本论卷六十三中)有心地(本论卷六十三中)无心地(本论卷六十三下)闻所成慧地(本论卷六十四)思所成慧地(本论卷六十五六十六)修所成慧地(本论卷六十七上) 声闻地(本论卷六十七下至七十一)菩萨地(本论卷七十二至八十上)有余依及无余依地(本论卷八十下)

五识身相应地意地即对五识身相应地意地的决断选择主要阐述了唯识与法相的重要基础理论本注译仅选录了唯识理论的主要部分这部分内容论述了阿赖耶识存在的必然性以及流转杂染与还灭的机制未说有有之因缘广分别义没有讲述经文中有阿赖耶识有阿赖耶识的因缘关於阿赖耶识的广泛理义阿赖耶识由大乘创立迟至弥勒无著时代才形成有关理论在龙树前的大小乘经典中尚未说及所以本论在决择时首先解决阅於阿赖耶识是否存在的疑问

佛世尊最深密记佛世尊隐藏最深的确定必然存在的理义

阿陀那识Adanaviknana即执持识实为阿赖耶识的别名

一切种子如暴流一切种子的刹那次第相续转变如同瀑急水流

恐彼分别执为我恐怕他们(凡俗人愚人)妄生认知识别将它(阿陀那识)执迷成永恒真实的主宰的我

上面引用的偈颂出自解深密经此经约产生於大乘中期它在传统六识基础上另立第七识称之为阿陀那或阿赖耶并建立了唯识论的理论基础後来入楞伽经又拟出末那识(Manaviknana)并定为第七识而将阿赖耶识移为第八识

唯识论八识说自此全数

执受即依止执受意即藏持积存的根识觉知识别的结果经验并摄持众色根和合运转变化

即最初生起意即一识最初生起

明了即明了体性意即意识认知清楚对象境界的体性

即业用差别意即识知的各种功用

身受即身受差别意即根身的各种苦乐感受

无心定即处无心定无心定即灭尽定无想定一切心心所活动都不再散动流转

命终即命终时识意即命终时刻识逐渐与身舍离的现象

执受至命终等若无阿赖耶识

眼等转识於现在世众缘为因意等转识足以缘接识别现在世各种现实境界为因转识唯识论以阿赖耶识为根本识六识依阿赖耶识转意识又以末那为中介

六识身有善不善等性可得六识体有善性不善性无记性等性的差别可得言外之意阿赖耶识是无记的无性差别的所以才能依止执受六识身因为有性差别所以不能依止执受

六识身无覆无记异熟所摄类不可得六识身不可能得到不覆障善道的不善不恶性含蕴异熟果报之类的功能言外之意只有阿赖耶识才有此功能

即彼所依应有执受六识都是各别依托某某流转的那些识所依托的应有执受 暗指所依的阿赖耶识

设许执受亦不应理假设六识各别都有执受也不合道理因为只有阿赖耶识才能成为所有识的依托

21所依止应成数数执受过失如果六识身成为执受依托那么它们常常反复发生执受的过失

22眼识於一时转一时不转眼识有时缘境流转有时不缘境流转所以眼识如作为执受依止就会经常出现过失而阿赖耶识则是无间断流转的所以作为执受依止不会出现过失

23二识俱时生起阿赖耶识容转识多种同时生起二识并非仅指二种

24汝於无过妄生过想你将本无过错的二识俱生事错误地看作是有过错的

25容有二识俱时转故由於阿赖耶识的存在是容有二识俱转现象存在的外论者在假定人的认识只能从一种识最初生开始的前提下向本论者提出如承认有阿赖耶识存在就必然存在二识俱转以此想证明阿赖耶识不存在而本论者则指出一识最初生说是错误的因为阿赖耶识所容的二识俱生现象本是现实存在的现象

26六识身展转异六识体辗转变化不定意即六识体本身不能作为种子识

27无思虑即无心定

28入无想定或灭尽定应如舍命识离於身此意是说如果没有阿赖耶识那么入无想定或灭尽定就应该如同舍命时识离开身躯的相状一样

29当於尔时识不离身在入无想定或灭尽定时应当是识不离身的本论者以此证明阿赖耶识的存在

30非彼意识有时不转阿赖耶识不同於意识有时不运转本论以此证明意识不可能在命终时执持身

31所缘即所缘流转意即在对所缘接的对象境认知作用过程中相续流转

32相应即相应流转指阿赖耶识五徧行心相应法即作意思恒共相应缘境流转

33互为缘性即互为缘性流转指阿赖耶识与众转识互为因缘阿赖耶识作为种子只有通过生成众转识才能流转而众转识的流转必须依托阿赖耶识才能运行众转识熏习 阿赖耶识种子阿赖耶识经受众转识熏习 又生植将来异熟果的种子其中末那识是意根的依托即意根末那以阿赖耶识为缘境并执阿赖耶识为自内我产生我见等意识根据互为缘性说及八识关系可列表如下

34识等俱转即阿赖耶识与转识同转有时阿赖耶识与一识即末那识俱转有时阿赖 耶识与二识即末那意识俱转有时阿赖耶识与三识或更多种识俱转以至阿赖耶识与七识俱转

35杂染污还灭即杂染流转与涅槃还灭还灭即涅槃人心性本净静因杂染流转涅槃止息流转返归净静杂染与还灭是佛家各宗派都注重的课题本论是从唯识论来闸释的

36现在集谛生因现法中十二因缘业报因果产生的原因集谛阙於苦因集合的谛义主要内容为十二因缘业报轮回说此处集谛即指代十二因缘业报因果

37即指见道修道究竟道等无漏道

38非集谛因实为道谛因

39所余世间所有善根除顺解脱分等善根外的世间所有善根世间所有善根指与流转不相违的无贪无瞠无痴顺解脱分等善根则是与流转相违的

40有眼界……意识界即六根六境六识共十八界

41修善法故此善法即指顺解脱分顺抉择分等善法

42异生即凡夫因受种种别异果报得名

43以缘转识为境作意具体指四寻思观与四如实观即寻求思察诸法的名(名称)义(涵义)自性(本质性)差别(现象类别种差)观得这些都假有实无由於对这些内容的修习 都是加行位思惟观想所以称修此善法为缘转识为境作意

44法眼即法慧如实现证的智慧

45正性离生圣者本性的脱离生死

46自内所有一切杂染自己内心以阿赖耶识为缘境的末那执迷的我见我慢我爱我痴

47自身外为相缚所缚自己对身外境因不能知晓它的虚幻性从而被束缚不能如实趋向自在解脱

48内为虫重缚所缚身内因有执迷永恒真实主聿的粗重法拖累从而使自己被束缚不能如实趋向自在解脱

49阿赖耶识是一切戏论所摄诸行界阿赖耶识是一切属於戏论(以名言概念显现的虚幻诸法)范畴的种种心行法数的依托

50一聚意即此诸蕴认识五蕴假合原本虚幻三种一意味著修行人从内执自我中超脱出来

51转依即转舍劣法之所依而证得胜净法之所依就如唯识宗所说由修圣道断灭烦恼所知障而证得涅槃菩提之果此二果即称为二转依果或二转依妙果 此乃修习 之最殊胜境界又上记之中所断除之烦恼所知二障即是所转舍之法所证得之涅槃菩提二果即是所转得之法

52取受性取果受果性即异熟所摄性即阿赖耶识种子作为果报现象的因果

53但是建立因性非生因性仅仅就此建立因性和非作为亲自生因性因性指阿赖耶识作为根本识是流转和还灭的依持非生因性指阿赖耶识仅仅作为流转与还灭的依持而不是本身直接生出流转与还灭

54净无记法即无覆无记

55现法一切杂染所依之取即指末那执迷阿赖耶识为自内我

56唯有命缘暂时得住只有维持寿命的条件暂时存在

57身边际受最後身中自身内因残留有我执等粗重精神拖累所带来的感受身边际受也即身受边际边际即终端

58依胜义道理依据最超卓谛义的道理或在最超卓谛义的道理胜义最超卓胜妙的理义范畴往往是大乘对所建立的究竟涅槃范畴理义的褒扬

59余处即小乘声闻教法

60婴儿慧佛家将人天声闻缘觉比喻为婴儿菩萨出於大悲心以小慧启示教化他们称婴儿慧

译文

如此已经说完关於三乘修行人凭依修行境界的基本义理部分

其次说对诸修行境界决断选择的善巧方法以此抉择善巧方法作为依托就能对一切境界的疑问正确回答现当先说对五识体相应的境界意境界的决断选择

前面说到种子的依托即阿赖耶识但是没有说到经文中有阿赖耶识有阿赖耶识的因缘关於阿赖耶识的广泛理义什么缘故不在经文中说有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有什么因缘?有哪些关於阿赖耶识的广泛理义应当知晓?

由於这些内容的建立是佛世尊甚深的密意所以不说如世尊所说的

关於阿赖耶识的道理非常深奥非常难懂阿赖耶识中含藏的一切种子就像瀑流一样连续不断对一般的凡人外道我(佛)不愿宣说就恐怕他们对阿赖耶识进行虚妄分别妄执为「我」

而且咀柁南颂又略说

执受明了种子身受无心定命终无皆不应理

由八种相状证明阿赖耶识肯定是有的这八种相状指如离了阿赖耶识能有执持六根摄受六识的依托不合道理诸识同流转最初生起不合道理意识明了对象境界体陆相不合道理具有种子性不合道理认知识别有各种功用不合道理根身有各种苦乐感受不合道理能处一切心心所活动不再散动流转的无心定不合道理命终时识逐渐舍身现象的存在不合道理

什么缘故如无阿赖耶识能有执持六根摄受六识的依托不合道理?由於五种原因哪五种原因?指阿赖耶识是以先世造下的业行作为因眼等转识是以缘接识别现在世各种现实境界作为因如所说的因为六根及对象境界调动各种心理活动作用境界的力势所以诸转识生起直到关於转识的更广泛的说法这些称作初因又六识体是有善性不善性和不善不恶性等性差别可得的这是第二因又六识体不可能具备不覆障善道的不善不恶性和含蕴异熟果报之类的功能这是第三因又六识体都是各依托各根身流转的如果那些识都只是依托各自根身流转那么应该存在著对那些根身的执持摄受除六识体各自依根身流转外再无什么对它们执持摄受就不合道理假设六识体各别都能执持摄受其他所有识也不合道理这是因为阿赖耶识远离了这是第四因又如果六识体各别作为执持摄受其他根识的依托那么它们会常常反复地发生执持摄受的过失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因为眼识有时缘境流转有时不缘境流转其他五识也是这样这是第五因.……

什么缘故如无阿赖耶识诸识就不能同时流转生起因而执迷一识最初生起不合道理?指有人发难说「如决定有阿赖耶识就应该有二识同时生起」应告诉他说「你将本无过错的诸识能同时流转生起的事相错误地看作是有过错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阿赖耶识是容许二识同时流转的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如有一人同时想眼见以至想意知随著只有一种识最初生起就不合道理这是由於这时调动内在各种心理活动趋向境界的内心活动是没有分各识先後差别的根身对象境界也是这样凭什么缘故说诸识不能同时流转?」

什么缘故如无诸识同时流转与眼等识同时运行的意识就不能认知清楚对象境界体性相呢?指有时忆想过去曾经接受过的境界这时意识的运行不能认知清楚对象境界体性并非是意识面对现前境界运行时得出如此不清楚的相所以应该承认诸识同时流转或承认单独的意识不可能认知清楚对象境界体性相

什么缘故如无阿赖耶识存在种子性不合道理?指因为六识体辗转变化不定不能成为种子识……又那诸识长时间停断运行不合於种子识的相续长久时流转的特性所以这也不合道理

什么缘故如无诸识同时流转认知识别有各种不同的功用不合道理?指概略说有四种功用第一认知识别身外物质世界整体相的功用第二认知识别自身感知器官及运行被执持摄受相的功用第三认知识别自我意识的功用第四认知识别六识各自境界对象的功用此各种认知识别功用诸识可在极短极短时间裏同时流转中获得所以说一种识在一个极短时间裏有如此等等不同功用是不合道理的

什么缘故如无阿赖耶识根身有各种苦乐感受不合道理?指如有一人或合理地思惟或不合理地思惟或处於无心定止停一切内心想动或随有寻求察思或处在定心或不处在定心这时在根身中种种苦乐感受同时生起这并非一种而是多种感受差别根身应该是无有的然而现前却得到多种不同感受所以肯定有阿赖耶识

什么缘故如无阿赖耶识能处在停止一切内心想动的禅定不合道理?指如无阿赖耶识入这样的定心应该如同舍命时识离开身而非不离开身然而入这样的定心正如世尊所说的应当在这时识不离身

什么缘故如无阿赖耶识在命终时识逐渐舍离身不合道理?指人在临命终时或者从上身部分识逐渐舍离冶触的感觉渐渐升起或者从下身部分识逐渐舍离不是像那意识有时不运转所以知晓只有阿赖耶识能执持根身此阿赖耶识如舍离即在身体部分有冶的感触可以得到身体却没有知觉意识因有时不运转所以不是像这样逐渐舍离所以如无阿赖耶识不合道理

又其次略语说

所缘或相应阿赖耶识和各种转识互为因缘阿赖耶识与转识同时发挥作用杂染流转与涅槃还灭

概略说阿赖耶识由四种相状建立间杂污染流转由一种相状建立涅槃返归净静什么是四种相状建立间杂污染流转?应当知晓是由於建立在认知作用对象境界过程中流转由於建立阿赖耶识与其他普遍相应的内心活动形式共同相应在认知作用对象境界过程中流转由於建立阿赖耶识与其他转识互为因缘流转由於建立阿赖耶识与诸转识同时流转什么是一种相状建立涅槃返归净静?指因为由建立间杂污染流转和建立由涅槃从问杂污染返归净静……

什么是建立阿赖耶识由间杂污染涅槃返归净静相状?

指概略说阿赖耶识是一切问杂污染法的根本为什么这样呢?由於此识是有情世间生起的根本能生出诸感知神经感知神经所依托的器官及诸转识等也是器世间生起的根本因为此识能生起器世间也是有情众生互相起长的根本因为一切有隋众生相对互相作用促增……又此阿赖耶识因为能够执持一切法的种子在现在世是作为苦体存在也是未来世苦体产生的原因又是现在世使苦因集起的原因……

其次阿赖耶识摄持的趋向涅槃解脱范畴和趋向现观方便决断选择范畴的等等善法种子这些并非致世苦因集起的原因因为趋向涅槃解脱范畴的善根是与流转相违反的除趋向涅槃解脱范畴等善根外的所有世间的善根为因由此趋向涅槃解脱的善根生出转向更明了盛旺由於得此因缘那些世间善根的种子转得有功能转得有势力使得种子品位的增长很快成立又由於这些种子品位增长那些种种善法转生得更明了盛旺又还能感招将来转成更高品位更胜妙可爱可乐的诸异熟果报生 又由於依托这摄持一切种子的阿赖耶识世尊说有眼界色界眼识界圣有意界法界意识界等十八界这是由於阿赖耶识中有种种界……

又此间杂污染的根本阿赖耶识由於修习 趋向涅槃解脱趋向现观方便决断选择等善法才能转成涅槃返归净静此修习 善法如果是诸凡夫以自己内心的转识相作为对象境界起动认知思惟保持住这修习 方法就能进入最初对圣谛的现前观察如果不是未见圣谛的人在诸谛中未能获得如实现证的智慧就能通达摄持一切种子的阿赖耶识此未见圣谛的人修习 了如此善法或者进入声闻乘的圣者本性的脱离生死境界或者进入菩萨乘的圣者本性的脱离生死境界通达了一切法真实性也能通达阿赖耶识定然在这时能总观察到自心内一切问杂污染的法数也能完全知晓自己因对身外境界未能破除妄执从而被束缚不能如实趋向自在解脱也能完全知晓身内因有执迷永恒真实主宰的粗重法拖累从而使自己被束缚不能如实趋向自在解脱

又修习 观想心行的人因为阿赖耶识是属於一切名言概念的种种虚幻心行法数的依托概括那些在阿赖耶识中的心行法总括一团 无常一积皆苦一聚诸蕴观察认知到了一五蕴假合虚幻由於修习 缘接到证悟真如境界的智慧并多加修习 就能转依转依不间断应当已断灭阿赖耶识由於此阿赖耶识已断灭应当说已离绝一切问杂污染心性的法应当知晓转依由於与间杂污染流转法相违反所以能永远对应治除阿赖耶识又阿赖耶识体是变化无常的具有取果受果性转依是恒常不变的没有取果受果性因为只有修圣道证达真如境界才能涅槃返归净静又阿赖耶识始终随带有一切粗重的执妄涅槃返归净静却是最终远离一切粗重的执妄又阿赖耶识能令烦恼相绩障蔽解脱道现前「转依」则能令解脱道现前不使烦恼相续生起应当知晓阿赖耶识仅仅就此建立因性和非亲自生因性又阿赖耶识使得在善法和不覆障圣道的非善非恶法中不能自在无碍涅槃返归净静能致使在善法和不覆障圣道的非善非恶法中得到充分自在无碍又阿赖耶识断灭相状指由於此阿赖耶识真正断灭就舍离二种取那人的身虽然未变如同有了变化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因为未来後有身的

苦因断灭就舍离了对未来後有身的取受因为在现在法中的一切烦恼因永远断灭就舍离了现在法一切问杂污染法的依托的取受由於一切粗重拖累的执妄永远离绝只剩维持身命的条件暂时存在由於还有这维持身命的条件暂时存在所以经文中说这时只是取有因自身内残有粗重执妄拖累所带来的感受对资养生存的最低物质条件的用受更详细说直至在现在法中一切所取有的感受完全灭尽

由於如此建立了间杂污染法的根本调动内心修习 趋向湼盘解脱等善法通达摄持一切种子的阿赖耶识建立湼盘返归净静应当知晓阿赖耶识的间杂污染由涅槃返归净静的相状如此已依据最超卓谛义的道理建立了心意识各种名称涵义差别通过这些道理应当随顺著决定明了三界等诸心意识的一切问杂污染法和清净的道理其他小乘声闻敦法显现的心意识理义只是随所软化的有情众生形成的差别是佛菩萨为了软化婴儿般的小乘众启示与他们相应的智慧权且作的宣说是使他们容易进入圣道的善巧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