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无分动静

陆澄录 陆澄字原静又字清伯湖之归安人(今浙江吴兴)进士官至刑部主事王阳明曾经叹曰“曰仁(徐爱)殁吾道益孤至望原静者不浅”他的第一位学生徐爱英年早逝后即将弘扬心学的期望寄托于陆澄黄宗羲对他所记的先生语录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可见陆澄对阳明学说理解的程度详见明儒学案卷十四

原文
陆澄问“主一之功如读书则一心在读书上接客则一心在接客上可以为主一乎” 先生曰“好色则一心在好色上好货则一心在好货上可以为主一乎是所谓逐物非主一也主一是专主一个天理

译文

陆澄问“什么才算是主一的功夫比如读书就一心在读书上用功夫接客就一心在接客上用功夫这能否称为主一呢” 先生答说“迷恋美色就一心在美色上用功夫贪爱财物就一心在财物上用功夫这能称主一吗这只叫逐物不叫主一主一就是一心只在天理上

评析

人心迷乱心有千算百千欲念之中没有一分一秒的澄默静虑没有一份真正的主一圣人则不同人有千算天有一算分分秒秒事事物物一心只在天理上这才是真正的“主一”这种“主一”就是“圣算”

原文
问立志 先生曰“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能不忘乎此久则自然心中凝聚犹道家所谓‘结圣胎’也此天理之念常存驯至于美大圣神亦只从此一念存养扩充去耳” “日间工夫觉纷扰则静坐觉懒看书则且看书是亦因病而药” “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益相上则损

译文

陆澄问怎样立志 先生说“所谓立志就是念念不忘存天理若时刻不忘存天理日子一久心自然会在天理上凝聚这就象道家所说的‘结圣胎’天理意念常存能慢慢达到孟子讲的美神境界并且也只能从这一意念存养扩充延伸” “如果白天做功夫觉得烦燥不安那么就静坐如果不想看书必须去看书这也是对症下药也是一种方法” “与朋友相交彼此谦让就会受益彼此攀比只能受损

评析

男儿有志志在天下事只有以天下事为志才是真正的立志 志于心中立心在理中存心不离天理其志大其心旷其意坚其愿必成这就是圣人之立志圣人之“立”不离圣算圣人之志不离天理

原文
孟源有自是好名之病先生屡责之一日警责方已一友自陈日来工夫请正源从旁曰“此方是寻著源旧时家当” 先生曰“尔病又发” 源色变议拟欲有所辨先生曰“尔病又发”因喻之曰“此是汝一生大病根譬如方丈地内种此一大树雨露之滋土脉之力只滋养得这个大根四傍纵要种些嘉谷上面被此树树叶遮覆下面被此树根盘结如何生长得成须用伐去此树纤根勿留方可种植嘉种不然任汝耕耘培壅只是滋养得此根

译文

孟源自以为是贪求虚名的毛病屡屡不改因而受到老师的多次评批一天先生刚刚教训了他有位朋友谈了他近来的功夫请先生指正孟源却在一旁说“这正好找到了我过去的家当”先生说“你的老毛病又犯了” 孟源闹了个大红脸正想为自己辨解先生说“你的老毛病又犯了”接着开导他“这正是你人生中最大的缺点打个比方吧在一块一丈见方的地里种一棵大树雨露的滋润土地的肥沃只能对这棵树的根供给营养若在树的周围栽种一些优良的谷物可上有树叶遮住阳光下被树根盘结缺乏营养它又怎能生长成熟所以只有砍掉这棵树连须根也不留才能种植优良谷物否则任你如何耕耘栽培也只是滋养大树的根

评析

礼记•曲礼上中说“傲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这就是教人要时时注意自身的修养如果放纵自身甚至骄傲狂妄过分追求享乐势将导致学业的滞废事业的失败所以圣人时时修君子之德修正自身端正身心完善人格然后方为君子方为圣人

原文
“后世著述之多恐亦有乱正学” 先生曰“人心天理浑然圣贤笔之书如写真传神不过示人以形状大略使之因此而讨求其真耳其精神意气言笑动止固有所不能传也后世著述是又将圣人所画摹仿誊写而妄自分析加增以逞其技其失真愈远矣

译文

陆澄说“世上著述纷繁大概只会破坏孔孟圣学吧” 先生说“人心天理俨然一体圣人把它著成书仿佛写真传神只是告诉人们一个总的轮廓使人们依据轮廓而进一步探求真谛圣人的精神气质言谈举止本来是不能言传的世上的诸多著作只是将圣人所画的轮廓再摹仿誊写一次并妄自解析添枝加叶借以炫耀才华与圣人的真精神背道而驰

评析

荀子•劝学中说“不攀登高山不明白上天的高远不走近深涧不知道地层的深厚不听听唐尧虞舜们留下的言论不懂得学问的渊博干国和越国夷族和貉族的婴儿生下来时哭声是相同的长大后习俗却不同了教化使他们这样的啊”荀子在这里强调的就是先贤们留下的言论对后世的影响圣人的著述是记录这些言论的所以为人必须精于学问注重教化独善其身净化社会继承祖辈的文化传统

原文
“圣人应变不穷莫亦是预先讲求否” 先生曰“如何讲求得许多圣人之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明则随感而应无物不照未有已往之形尚在未照之形先具者若后世所讲欲是如此是以与圣人之学大背周公制礼作乐以文天下皆圣人所能为舜何不尽为之而待于周公孔子删述六经以诏万世亦圣人所能为周公何不先为之而有待于孔子是知圣人遇此时方有此事只怕镜不明不怕物来不能照讲求事变亦是照时事然学者却须先有个明的工夫学者惟患此心之未能明不患事变之不能尽

译文

陆澄问“圣人能应变无穷莫非事先研究谋划过” 先生说“圣人哪有精力顾及许多圣人的心犹如明镜由于这个明使它感而必应无物不照过去所照物影已不复存在未照的不可能预先具备若如后人所说的那样圣人对什么都事先研究过了这与圣人的学说大相背离了周公旦制礼作乐惠及天下是圣人所能做到的为什么尧舜不全部做了而非要等到周公呢孔子修订六经教育万世也是圣人所能做到的为什么周公不先做了而非要等到孔子呢可见所谓圣人的光辉事业乃是碰到特定的历史条件才有的只怕镜子不明亮不怕有物不能照学者研究时事变化与镜子照物的道理是相同的但学者须有一个‘明’的功夫对于学者来说不怕不能穷究事物的变化只怕己心不能明

评析

商君书•更法第一中说“上代人治理方法有异同要后代人效法哪个各代帝王的礼制也不一样要后代人遵循哪个伏羲神农时代只教育不诛杀黄帝舜时代只诛杀而不谴责到了文王武王时代各自都是依据当时的形势而立法根据实际需要去制定礼仪……治理天下不是一种方法有利于国家就不必仿效古人”这是秦孝公与大臣商讨变法时商鞅针对甘龙杜挚主张法古反对变法的言论而阐发的一番议论他反对用死人去约束活人强调应变和变革圣人的应变建立在“察时明德”上这个“明”和“察”的工夫正是“圣算”的工夫

原文
“然则所谓‘冲漠无朕而万象森然已具’者其言何如” 曰“是说本自好只不善看亦便有病痛” “义理无定在无穷尽吾与子言不可以少有所得而遂谓止此也再言之十年二十年五十年未有止也”他日又曰“圣如尧然尧舜之上善无尽恶如桀然桀纣之下恶无尽使桀纣未死恶宁止此乎使善有尽时文王何以‘望道而未之见’

译文

陆澄说“既然如此程颐先生说的‘冲漠无朕而万象森然已具’这句话对吗” 先生说“这句话本来说得很好只是颇让人费解于是便有了问题” “义理是无穷无尽非一成不变我与你交流不要因为稍有收获就以为如此而已即使再与你谈十年二十年以至五十年也永无止境” 有一天先生又说“即使圣如尧舜然而在尧舜之上善也无穷尽即使恶如桀纣然而在桀纣之下恶也无穷尽徜若桀纣不死他们作的恶只有那些吗倘若善能穷尽周文王为什么还要‘望道而未之见’呢

评析

孔夫子面对滔滔不息的河水无限感慨地对弟子们说“过去的就象这滚滚流逝的大水一样昼夜不息地奔流向前” 孔子从这滔滔不息的河水推及到了源头源深则流远嘛所以他无限感慨并以此启示弟子圣人著述的义理也象这河水的源头难以穷尽我们学习古人的义理也要象这河水这样永无休止啊

原文
“静时亦觉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 先曰“是徒如静养而不用克己工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译文

陆澄问“安静时我觉得自己的想法很好一旦碰到事情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这是什么缘故” 先生说“这是因为你只知在静中涵养却没有下克己功夫如此碰到事倩脚跟势必站不稳人应该在事情上磨炼自己才能立足沉稳才能达到‘静亦定动亦定’的境界

评析

孔子对自己求学的一生曾经有个形象的说法他说我“用起功来就忘掉吃饭了高兴起来就忘掉忧愁了不知不觉老年就要来临就是如此罢了”由此可以体会“静亦定动亦定”的境界

原文
问上达工夫 先生曰“后儒教人才涉精微便谓上达未当学且说下学是分下学上达为二也夫目可得见耳可得闻口可得言心可得思者皆下学也目不可得见耳不可得闻口号不可得言心不可得思者上达也如木之栽培灌溉是下学也至于日夜之所息条达畅茂乃是上达人安能预其力哉故凡可用功可告语者皆下学上达只在下学里凡圣人所说虽极精微俱是下学学者只从下学里用功自然上达去不必别寻个上达的工夫” “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

译文

陆澄向先生请教“上达”的功夫 先生说“后儒教人初涉精细微妙处便说是上达而不便学而只去讲下学如此一来就把下学和上达一分为二了凡是眼睛能看到的耳朵能听到的口中能讲的心中能想的都是下学眼睛不能看的耳朵不能听的口中不能讲的心中不能想的就是上达比如栽培一棵树灌溉是下学树木昼夜生长枝繁叶茂就是上达人怎能在上达方面加以干预呢因此只要是可以下功夫可以言说的都是下学上述包含在下学里大凡圣人之说虽精细入微也都为下学学者只需从下学上用功自然可以上达不必另寻求得上达的途径” “持守志向犹如心痛疼痛时只在心上哪里有时间讲闲话管闲事呢

评析

淮南子•汜论训中说“诵读先王的不如听到他们说的话听到他们的说话不如得到他们所以这么说的原因得到他们这么说的原因不如称说他们不能说出口的东西因此能够说出来的道不是永恒的道” 体会先圣们说的“道”是一种“上达”的功夫这种体会--“上达”的功夫就是“圣算”

原文
“‘惟精’‘惟一’是如何用功” 先生曰“‘惟一’是‘惟精’主意‘惟精’是‘惟一’功夫非‘惟精’之外复有‘惟一’也‘精’字从‘米’姑以米譬之要得此米纯然洁白便是‘惟一’意然非加春簸筛拣‘惟精’之工则不能纯然洁白也春簸筛拣是‘惟精’之功然亦不过要此米到纯然洁白而已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者皆所以为‘惟精’而求‘惟一’也他如‘博文’者即‘约礼’之功‘格物’‘致知’者即‘诚意’之功‘道问学’即‘尊德性’之功‘明善’即‘诚身’之功无二说也” “知者行之始 行者知之成 圣学只一个工夫 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漆雕开曰‘吾斯之未能信’夫子说之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曾点言志夫子许之圣人之意可见矣

译文

陆澄问“怎样才能做到‘惟精’‘惟一’呢” 先生说“‘惟一’是‘惟精’的主意‘惟精’是‘惟一’的功夫并非在‘惟精’之外又有一个‘惟一’‘精’的部首为‘米’就以米来作比吧要使米纯净洁白这便是‘惟一’的意思如果没有舂簸筛拣这些‘惟精’的工夫米就不可能纯净洁白春簸筛拣是‘惟精’的工夫其目的也不过是为了让米纯净洁白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都是为了获得‘惟一’而进行的‘惟精’功夫其他的比如‘博文’是‘约礼’的功夫‘格物’‘致知’是‘诚意’的功夫‘道问学’是‘尊德性’的功夫‘明善’是‘诚身’的功夫除此而外别无解释” “知为行的开始行为知的结果圣学只有一个功夫知行不能分开当作两码事” “漆雕开说‘吾斯之未能信’孔子听后十分满意子路指使子羔做费城的邑宰孔子认为是害人子弟曾点谈论自己的志向得到孔子的称赞圣人之意一目了然啊

评析

也是石头中的一种之所以珍贵因它润泽而有光彩色彩鲜明好象有君子的风度不分内外表里如一没有一点瑕疵污秽触摸它有柔顺之感对着光亮望着它又感到十分幽深用来照面可以见到眼眸连秋毫之末都可以照见它的光泽可以映照昏暗它的声音舒缓而上扬玉所以具有这些特性是因为它比其它石头纯净光洁为人不也是这个道理吗

原文
“宁静存心时可为未发之中否” 先生曰“今人存心只定得气当其宁静时亦只是气宁静不可以为未发之中” 曰“未便是中莫亦是求中功夫” 曰“只要去人欲存天理方是功夫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宁静不宁静若靠那宁静不惟渐有喜静厌动之弊中间许多病痛只有潜伏在终不能绝去遇事依旧滋长以循理为主何尝不宁静以宁静为主未必能循理

译文

陆澄问“宁心静气之时可否称为‘未发之中’” 先生说“现在人的宁心也只是为了静气在他安静之时也只是气的宁静不可妄称为未发之中” 陆澄说“未发就是中宁静是求中的功夫吗” 先生说“只要去人欲存天理就可称为功夫静时念念不忘去人欲存天理动时也念念不忘去人欲存天理无论宁静与否如果依靠宁静不仅渐渐会有喜静厌动的毛病而且其中诸多毛病只是暗藏下来最终不能铲除遇事随时而生如果以遵循天理为重怎么会不宁静以宁静为主但不一定能遵循天理

评析

求得内心的宁静在于心静环境在其次一些清修的人喜欢远离尘嚣隐居山林以求得宁静其实这种环境虽然宁静但如果不能去人欲存天理忘却世俗中事内心依然会是烦杂要得到内心的真正宁静就必须完全扬弃我相和动静不一的主观思想静时念念不忘去人欲存天理动时也念念不忘去人欲存天理惟此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身心解放才不会失去我们人的本真

原文
“‘孔门言志求任政事公西赤任礼乐多少实用及曾皙说来却似耍的事圣人却许他是意如何” 曰“三子是有意必有意必便偏著一边能此未必能彼曾点之意思却无意必便是‘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无入而不自得矣’三子所谓‘汝器也’曾点便有‘不器’意然三子之才各卓然成章非若世之空言无实者故夫子亦皆许之

译文

陆澄问“孔门弟子共聚一堂畅谈志向子路冉求想主持政事公西赤想主管礼乐多多少少还有点实际用处而曾皙所说的似乎是玩耍之类的事却得到孔圣人的称许这是怎么回事” 先生说“子路冉求公西赤有凭空臆想和绝对肯定的意思有了这两种倾向就会向一边偏斜顾此一定失彼曾皙的志向比较实际正合中庸中所谓的‘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无入而不自得矣’前三个人是‘汝器也’的有用之才而曾皙是‘君子不器’的仁德通达之人但是前三个人各有独特才干不似世上空谈不实的人所以孔子也赞扬了他们

评析

明代的著名学者吕坤在呻吟语中说“从天子到平民百姓从尧舜到行路人都一定有迫切追求的理想而后德业精进事业有成所以说鸡鸣即起帝舜盗跖那样的人都有执著追求的目标……中说‘君子进修德业要及时行动’” 吕坤的话和阳明先生这段话的意思是相通的人们所追求的理想和人生目标各不相同但追求理想的执著是相似的

原文
“知识不长进如何” 先生曰“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用力渐渐‘盈科而进’仙家说婴儿亦善譬婴儿在母腹时只是纯气有何知识出胎后方始能啼既而后能笑又既而能识认其父母兄弟又既而后能立能行能持能负卒乃天下事无不可能皆是精气日足则筋力日强聪明日开不是出胎日便讲求推寻得来故须有个本原圣人到位天地育万物也只从喜怒哀乐未发之中上养来后儒不明格物之说见圣人无不知无不能便欲于初下手时讲求得尽岂有此理”又曰“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

译文

陆澄问“知识不见长进如何是好” 先生说“为学必须有个根本要从根本上下苦功夫循序渐进仙家用婴儿作比不失为一个好方法譬如婴儿在母腹中纯是一团气有什么知识脱离母体后方能啼哭尔后会笑后来又能认识父母兄弟逐渐能站能走能拿能背最后天下的事无所不能这都是他的精神日益充足筋力日益强壮智慧日益增长这并非从母体娩出后所能推究得到的所以要有一个本源圣人能让天地定位万物化育也只是从喜怒哀乐未发之中修养得来后世儒生不明白格物的主张看到圣人无所不晓无所不会就想在开始时把一切彻底研究哪有这番道理”先生接着说“立志用功宛若种树开始生根发芽没有树干有了树干没有枝节有了枝节然后有树叶有了树叶然后有花果刚种植时只顾栽培浇灌不要想枝不要想叶不要想花不要想果空想有何益只要不忘记栽培浇溉的功夫何愁没有枝叶和花果

评析

孟子说过“流水这东西啊不灌满坑洼就不前进道德高尚的人立志学习道义啊不积累深厚而至素养见于仪表就不能通达圣道”孟子以流作比喻与阳明先生“栽培灌溉”的比喻一样阐述学者进德修业也必须循序渐进渐积而前先求充实然后才能通达

原文
“看书不能明如何” 先生曰“此只是在文义上穿求故不明如此又不如为旧时学问他到看得多解得去只是他为学虽极解得明晓亦终身无得须于心体上用功凡明不得行不去须反在自心上体当即可通盖四书五经不过说这心体这心体即所谓‘道心’体明即是道明更无工此是为学头脑处” “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译文

陆澄问“读书而不懂如何是好” 先生说“之所以读不懂主要是因为死扣文义如此倒不如去学程朱的学问他们看得多解释也通他们虽然讲得清楚明白但终生无所得应该在心体上下苦功夫大凡不明白行不通的必须返回自身在自己心上体会这样就能通四书五经说的就是心体亦所谓的‘道心’体明即道明再无其他这正是为学的关键所在” “虚灵不昧之心体众理具备而万事由此产生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评析

先儒学者们对于礼数等六种技艺都是用心彻底推究一两项深刻地加以钻研慎重地加以体验使其可以见诸行动就象大禹那样一辈子治理水土象后稷那样一辈子教导耕种象皋陶那样一辈子专管刑罚象契那样一辈子只管教化又象仲由专管军事冉求专管富民公西华专管接待他们之所以都成了圣人和贤人正是由于他们的学习方法体现了“究心”“深之”“重之”“施行”并以此达到了“泽及苍生”“体明大道”的目的

原文
或问“晦庵先生曰‘人之所以为学者心与理而已’此语如何” 曰“心即性性即理下一‘与’字恐未免为二此在学者善观之” 或曰“人皆有是心心即理何以有为善有为不善” 先生曰“恶人之心失其本体

译文

有人这样问道“晦庵先生(朱熹)讲‘人之所以为学者心与理而已’这句话正确吗” 先生说“心即性性即理说一个‘与’字未免将心理一分而为二了这需要学者善于观察发现” 有人说“人都有这颗心心即理为什么有人行善有人行不善呢” 先生说“恶人的心失去了心之本体

评析

“心即理”即是指心才是“理”之主宰舍弃心没有“理”的存在换言之“心即性性即理”心与理并无二至心性一体才是心之本源才是天理

原文
“‘析之有以极其精而不乱然后合之有以尽其大而无余’此言如何” 先生曰“恐亦未尽此理岂容分析又何须凑合得圣人说‘精一’自是尽” “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

译文

陆澄问“朱熹在大学或问中说‘析之有以极其精而不乱然后合之有以尽其大而无余’这句话正确吗” 先生说“恐怕不完全正确这个理怎么能分析又怎么可凑合而得圣人说‘精一’已经囊括全部了” “省察是有事时的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的省察

评析

能够了解别人优点的人是明智的能够省察自已缺点的人是聪明胜过别人是有能力的表现克服自己缺点的人是真正的存养知道满足的人总感到富有和充实不畏挫折的人始终乐观向前

原文
澄尝问象山在人情事变上做工夫之说 先生曰“除了人情事变则无事矣喜怒哀乐非人情乎自视动以至富贵贫贱患难死生皆事变也事变亦只在人情里其要只在‘致中和’‘致中和’只在‘谨独’

译文

陆澄曾经就陆九渊关于在人情事变上下功夫的现点请教于先生 先生说“除了人情事变再没有其他的事情喜怒哀乐难道不是人情吗从视动到富贵贫贱患难生死都是事变事变含在人情中关键在于‘致中和’‘致中和’在于‘谨独’

评析

中庸之道主张“致中和”“中立不倚”就是调节自已的思想和行为使之符合礼仪的准则所以说圣人所遵循的叫做“道”所行的叫做“事”“道”象金钟石磬其声调是不改变的“事”象琴瑟每根弦都可以改变声调要想乐曲和谐就要先调好琴弦这种“调节”的功夫就是“圣算”

原文
澄问“仁智之名因已发而有” 曰“然” 他日澄曰“恻隐羞恶辞让是非是性之表德邪” 曰“仁智也是表德性一而已自其形体也谓之天主宰也谓之帝流行也谓之命赋于人也谓之性主于身也谓之心心之发也遇父便谓之孝遇君便谓之忠自此以往名至于无穷只一性而已犹人一而已对父谓之子对子谓之父自引以往至于无穷只一人而已人只要在性上用功看得一性字分明即万理灿然

译文

陆澄问“仁智的名称是从已发上出现的吗”先生说“是那样的” 一天陆澄又问“恻隐羞恶辞让是非都是性的表德吗”先生说“仁智也属于表德性只有一个就形体而言为天就主宰而言为帝就流行而言为命就赋于人而言为性就主宰人身而言为心心的活动遇父就为孝遇君就为忠以此类推名称可达无数之多但仅一个性而已比如人就是这么一个人对父亲而言为子对儿子而言为父以此类推名称可达无数之多但仅一个人而已人只要在性上做功夫把‘性’字认识清楚了那么天下万理皆通

评析

这段论述精辟简明通俗易懂用人伦关系为喻把“天”“帝”“命”“性”“心”等名异而理同的概念生动地展示出来一揭谜底恍然大悟原来圣人的算盘珠子颗颗都敲在“性”字上

原文
一日论为学工夫先生曰“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静坐息思虑久之俟其心意稍定只悬空静守如槁木死灰亦无用须教他省察克治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欲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实用功方能扫除廓清到得无私可克自有端拱时在虽曰‘何思何虑’非初学时事初学必须思省察克治即是思诚只思一个天理到得天理纯全便是‘何思何虑’矣

译文

一天师生共同探讨怎样做学问 先生说“教人做学问不可偏执一端初学之始三心二意神心不宁所考虑的大多是私欲方面的事因此应该教他静坐借以安定思绪时间放长一点是为了让他心意略有安定但若一味悬空守静槁木死灰一般也没有用此时必须教他做省察克治的功夫省察克治的功夫就没间断的时候好比铲除盗贼要有一个彻底杜绝的决心无事时将好色贪财慕名等私欲统统搜寻出来一定要将病根拔去使它永不复发方算痛快好比猫逮鼠眼睛盯着耳朵听着摒弃一切私心杂念态度坚决不给老鼠喘息的机会既不让老鼠躲藏也不让它逃脱这才是真功夫如此才能扫尽心中的私欲达到彻底干净利落的地步自然能做到端身拱手所谓‘何思何虑’并非始学之事始学时必须思考省察克治的功夫亦即思诚只想一个天理等到天理完全纯正时也就是‘何思何虑’了

评析

礼记•学记中说“精通熔炼铜铁修补器具的人的儿子一定会先练习缝缀皮袄善于制弓的人的儿子一定会先练习用柳条编簸箕开始让马驹驾车与熟练的马驾车相反要把马驹系在车后道德高尚的人明察这三件事即可立志于学问了”这里的三个比喻说明为学必须从简易入手循序渐进

原文
澄问“有人夜怕鬼者奈何” 先生曰“只是平日不能‘集义’而必有所谦故怕若素行合于神明何怕之有” 子莘曰“正直之鬼不须怕恐邪鬼不管人善恶故未免怕” 先生曰“岂有邪鬼能迷正人乎只此一怕即是心邪故有迷之者非鬼迷也心自迷耳如人好色即是色鬼迷好货即是货鬼迷怒所不当怒是怒鬼迷惧所不当惧是惧鬼迷也” “定者心之本体天理也动静所遇之时也

译文

陆澄问“有的人夜晚害怕鬼怎么办”先生说“这种人平时不肯行善积德内心有所欠缺所以害怕若平时的行为不违神灵坦荡光明又有什么可怕的” 马子莘(陆澄学友)说“正直的鬼不可怕但邪恶之鬼不理会人的善恶所以难免有些害怕”先生说“邪鬼怎能迷惑正直的人由于这一怕心就会邪所以被迷惑并不是鬼迷惑了人是自己的心被迷住了例如人好色就是色鬼迷贪财就是财鬼迷不该怒而怒就是怒鬼迷不该怕而怕就是惧鬼迷” “定为心之本体即天理动与静只是在不同时间下的表现

评析

郑国有个巫神给壶子看相见他有死的相兆便告诉了他的学生列御寇(列子)回归的路上列子边走边哭着转告了老师壶子壶子反而很坦然安慰学生不要悲伤他说精神属于天形骸属于地死去不过自己回到本土名誉财物都不可能带走生命危急不旋踵而死也不值得恐惧和悲哀壶子并没有被死鬼所迷视生与死为等同所以这样不正是壶子明天理心定不迷吗

原文
“孔子正名先儒说上告天子下告方伯废辄立郢此意如何” 先生曰“恐难如此岂有一人致敬尽礼待我而为政我就先去废他岂人情天理孔子既肯与辄为政必已是他能倾心委国而听圣人盛德至诚必已感化卫辄使知无父之不可以为人必将痛哭奔走往迎其父父子之爱本于天性辄能悔痛真切如此蒯聩岂不感动底豫蒯聩既还辄乃致国请戮聩已见化于子又有夫子至诚调和其间当亦决不肯受仍以命辄群臣百姓又必欲得辄为君辄乃自暴其罪恶请于天子告于方伯诸侯而必欲致国于父聩与群臣百姓亦皆表辄悔悟仁孝之美请于天子告于方伯诸侯必欲得辄而为之君于是集命于辄使之复君卫国辄不得已乃如后世上皇故事率群臣百姓尊聩为太公备物致养而始退复其位焉则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名正言顺一举而为政于天下矣孔子正名或是如此

译文

陆澄问“孔子端正名分先儒说是上告天子下告方伯废除辄而拥立郢这种看法正确吗” 先生说“这种看法很难赞成一个人在位时对我恭敬尽礼要求辅佐从政我却先废除他天理人情岂能容忍孔子既然答应辅辄为政他一定能全心全意把国家治理好圣人至诚大德一定感化了卫君辄使他知道不孝敬父亲就不能做人辄必然痛哭奔走前去迎接父亲归国父子之爱是人的天性辄若能切实悔悟反省蒯聩怎能不受感动假若蒯聩回来辄把国家交给父亲治理并以此请罪蒯聩已被儿子深深打动又有孔子在中间诚心调解蒯聩当然不会接受依然让儿子治理国政大臣百姓也一定要辄为国君辄于是公布自己的罪过请示天子敬告方伯诸侯定要让位于父亲蒯聩和群臣百姓都赞扬辄悔过仁孝的美德请示天子敬告方伯诸侯非要辄作他们的君主于是众人要求辄再当卫国的国君辄无奈之下用类似于后世尊立‘太上皇’的方法带领群臣百姓先尊奉蒯聩为太公让他无所不有养尊处优然后才恢复自己的君位这样一来国君象个国君大臣象个大臣父亲象个父亲儿子象个儿子名正言顺天下大治了孔子所谓的‘正名’或许就是这个意思吧

评析

“名正言顺”出自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意思是说名分正当其言辞才合于道理名分合宜国家就平治名分不正国家就混乱使名分不正的是淫词邪说说辞淫邪就会把不可以说成可以而把不是这样说成这样把不对说成对而把不错说成错足可见“正名”于国于家于自身为人的重要

原文
澄在鸿胪寺仓居忽家信至言儿病危澄心甚忧闷不能堪 先生曰“此时正宜用功若此时放过闲时讲学何用人正要在此等时磨练父之爱子自是至情然天理亦自有个中和处过即是私意人于此处多认做天理当优则一向忧苦不知已是‘有所忧患不得其正’大抵七情所感多只是过少不及者才过便非心之本体必须调停适中始得就如父母之表人子岂不欲一哭便死方快于心然却曰‘毁不灭性’非圣人强制之也天理本体自有分限不可过也人但要识得心体自然增减分毫不得” “不可谓未发之中常人俱有盖‘体用一源’有是体即有是用有未发之中即有发而皆中节之和今人未能有发而皆中节之和须知是他未发之中亦未能全得

译文

陆澄在鸿胪寺小住忽收家信一封说儿子病危他心里万分忧愁不能忍受 先生说“现在正是用功时刻如果错过这个机会平时讲学又有什么用处人就是要在这时候磨炼意志父亲爱儿子感情至深但天理也有个中和处过分了就是私心此时人们往往认为按天理应该烦恼就去一味忧苦而不能自拔正是‘有所忧患不得其正’一般说来七情的表露过分的多不够的少稍有过分就不是心的本体必然调停适中才算可以譬如父母双亲去世作儿女的哪有不想一下子哭死心里才痛快呢然而孝经中说‘毁不灭性’并非圣人要求世人抑制情感天理本身自有界限不可超越人只要认识了心体自然分毫都不能增减” “未发之中平常人都具有当然不能这么说因为‘体用一源’有这个体就有这个用有未发之中就有发而皆中节的和今天的人不能有发而皆中节的和必须知道是他未发之中也未能完全获得

评析

人类具有贪心和欲望欲望之中有七情即使是神农黄帝也和桀纣一样有七情六欲不过七情有适当的限度圣人能从珍重生命出发去保持适度以节制欲望所以不过分放纵自己的感情

原文
之辞是‘初九潜龙勿用’六字之象是初画之变是值其画之占是用其辞” “‘夜气’是就常人说学者能用功则日间有事无事皆是此气翕聚发生处圣人则不消说‘夜气’

译文

“‘初九潜龙勿用’乾卦的初爻爻辞的象是指初画的变是困动而碰到了新爻的占是利用卦爻辞” “夜气是就普通人而言的做学问的人如果能够用功那么白天无论有事无事都是夜气的聚合发散在起作用圣人则不必说夜气

评析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当一个人静静地在无人的暗室之中也能光明磊落既不生邪念也不做违心的坏事那他在众人面前在社会在工作中都会受到人们的尊敬所以说圣人君子心里无“夜气”

原文
澄问操存舍亡章“‘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此虽就常人心说学者亦须是知得心之本体亦元是如此则操存功夫始没病痛不可便谓出为亡入为存若论本体元是无出无入的若论出入则其思虑运用是出然主宰常昭昭在此何出之有既无所出何入之有程子所谓‘腔子’亦只是天理而已虽终日应酬而不出天理即是在腔子里若出天理斯谓之放斯谓之亡” 又曰“出入亦只是动静动静无端岂有乡邪

译文

陆澄就孟子中“操存舍亡”一章请教于先生 先生说“‘出入无时莫知其乡’它虽然是就平常人的心来说的做学问的人也应当明白心的本体正是这样如此操存功夫才能没有缺陷不可随便认定出为亡入为存如果谈到本体原本是无所谓出入的如果谈到出入那么人进行思维活动即为出但人的主宰昭然在此何出之有既然没有出何入之有程颐先生所谓‘心要在腔子里’的腔子唯天理而已虽然成天应酬也不会越出天理仍在腔子里面如果越出天理就是所谓的放就是所谓的亡”先生又说“出入也只是动静而已动静无个究竟哪里又有归宿呢

评析

大凡得道的人一定清静清静得似乎什么都不知道说得确切点他是知道也和不知道一样所以说得道之人心中的境界不外露外面的欲望不进入内心这就是无出无入动静如一

原文
王嘉秀问“佛以出离生死诱人入道仙以长生久视诱人入道其心亦不是要人做不好穷其极至亦是见得圣人一截然非入道正路如今仕者有由科有由贡有由传奉一般做到大官毕竟非入仕正路君子不由也佛到极处与儒者略同后世儒者又只得圣人下一截分裂失真流而为记诵词章功利训诂亦卒不免为异端是四家者终身劳苦于身心无分毫益视彼仙佛之徒清心寡欲超然于世累之外者反若有所不及矣今学者不必先排仙且当笃志为圣人之学” 先生曰“所论大略亦是但谓上一截下一截亦是人见偏了如此若论圣人大中至正之道彻上彻下只是一贯更有甚上一截下一截‘一阴一阳之谓道’但‘仁者见之便谓之仁知者见之便谓之智百姓又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仁智岂可不谓之道但见得偏了便有弊病” “蓍固是龟亦是

译文

王嘉秀(人名)说“佛教以超脱生死来劝人信奉道教以长生不老劝人信奉其本意也不是干坏事究其极至也是看到了圣人的上一截但非入道的正途今天谁要做官可经科举考试可由乡里推举可借大官绿荫同样可做大官如果不是仕途的正道君子是不会接纳的佛到终极点和儒学大致相同后世儒生往往只注意到圣人下一截因而上下分裂失去了圣人的本意从而使儒学变为记诵词章功利训诂之学到底不免发展为异端从事记诵词章功利训诂之学的人终身辛苦劳碌毫无收益看到佛徒道士清心寡欲超然世外反而感到自己有所不及今天的学者不必先去排挤佛而当笃志学习圣人之学” 先生说“你所讲的大体正确但说上一截下一截也是人们理解有失偏颇至于说到圣人大中至正的道上下贯穿首尾相连怎会上一截下一截易•系辞上说的‘一阴一阳谓之道’然而‘仁者见之便谓之仁智者见之便谓之智百姓又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仁与智怎么能不称作道但认识片面了难免存在弊端” “蓍筮固然是占卜也是

评析

佛合称为“三教”教者教化拯救之意有人对此三教好有一比认为这三教学说的共同点都是为了教化人民净化社会提高人的品位和精神境界可是三家所规定的目标又有远近之别儒家引导人修养君子之德进入士大夫阶层道家主张清净无为引导人隐世修道长生不老超脱世间佛家则是引导众生超脱生死轮回求生西方净土儒家之教是易中之难--做人难难做人道家之教是难中之易--隐居山林远离世俗自然似神仙一般佛教则是易中之易难中之难说难佛教经典卷繁帙浩浩如烟海说易佛法又是最简单最方便最究竟最圆满只要做到了就能达到--大觉大悟

原文
“孔子谓武王未尽善恐亦有不满意” 先生曰“在武王自合如此” 曰“使文王未没毕竟如何” 曰“文王在时天下三分已有其二若到武王伐商之时文王若在或者不致兴兵必然这一分亦来归了文王只善处纣使不得纵恶而已

译文

陆澄向“孔子认为武王没有尽善大概孔子也有对武王不满意之处” 先生说“对武王来说得到这样的评价已不错了” 陆澄问“如果文王尚在将会如何” 先生说“文王在世时他拥有三分之二的天下武王伐纣时如果文王还活着也许不会动用兵甲余下三分之一的天下也一定归附了文王只要妥善处理与纣的关系使纣不再纵恶就够了

评析

此段答辞完全是阳明先生的一种假设一种推断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国家的统一乃是历史的必然规律和人心所向

原文
唐诩问“立志是常存个善念需要为善而去恶否” 曰“善念存时即是天理此念即善更思何善此念非恶更去何恶此念如树之根芽立志者长立此善念而已‘从心所欲不逾矩’只是志到熟处” “精神道德言动大率收敛为主发散是不得已天地人物皆然

译文

唐诩问“立志就是要常存一个善念需要为善而去恶吗” 先生说“善念存在时即为天理这个意念就是善还去想别的什么善呢这个意念不是恶还要除去什么恶呢这个意念好比树的根芽立志的人就是永远确立这个善念罢了论语•为政篇中说‘从心所欲不逾矩’只有等志向达到成熟时方可做到” “精神道德言行常常以收敛为主向外扩散是出于无奈天地人物无不如此

评析

常存善念立志天理这个善念是广义上的善具体是指“不逾矩”古人认为感动骚动五色女色盛气情意这六种东西是缠绕心志的嫌恶爱恋欣喜愤怒悲伤纵乐这六种东西是拖累德行的智慧才能背离趋就择取舍弃这六种东西是阻塞大道的高贵富有显荣威严声名财利这六种东西是迷惑思想的这四类东西不在心中扰乱心气自然纯正心气纯正志向自然成熟志向成熟自然不会逾越规矩所以君子之语默行止要以收敛为主

原文
“文中子是如何人” 先生曰“文中子庶几‘具体而微’惜其蚤死” 问“如何却有续经之非” 曰“续经亦未可尽非” 请问 良久曰“更觉‘良工心独苦’” “许鲁斋谓儒者以治生为先之说亦误人

译文

有人问“文中子王通是一位什么样的人” 先生说“王通差不多可说是‘具体而微’的人可惜他英年早逝” 又问“怎么会有续经的过失呢” 先生说“关于续经的问题也不能全盘否定” 再问是怎么回事先生沉思了很久方说“更觉‘良工心独苦’” “许鲁斋认为儒者以谋生为主的说法也害人匪浅

评析

此段对话内容不完整当时师生讨论时的情境和气氛不同表述的意思也有区别所以只能联系前后文来揣摩其中的含义

原文
问仙家元气元神元精 先生曰“只是一件流行为气凝聚为精妙用为神” “喜乐本体自是中和的才自家着些意思便过不及便是私” 问“哭则不歌” 先生曰“圣人心体自然如此” “克己须要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

译文

有人请教道家所谓的元气元神元精是指什么 先生说“三者是一个意思气即流行精即凝聚神即妙用” “喜怒哀乐本体原为中和自己一旦有别的想法稍有过分或达不到便是私” 陆澄问道“为什么会哭则不歌” 先生说“圣人的心体自然是这样的” “克己务必彻底干净一点私欲都没有才算可以有一点私欲存在众多的邪恶就会接踵而至

评析

“精神”是道家的命题同时也是其他各家研究的课题阳明先生在这里阐明了自己的观点“气即流行”流行的功用是载体是调节运转“精即凝聚”凝聚的功用是定有定就有力量“神即妙用”妙用是对凝聚而言定是为了用而且要妙用否则就达不到无为而致有为的目的总之元气是生命的根本神是生命的主宰三者共为一体

原文
律吕新书 先生曰“学者当务之急算得此数熟亦恐未有用必须心中先具礼乐之本方可且如其书说多用管以候气然至冬至那一时刻管灰之飞或有先后须臾之间焉知那管正值冬至之刻须自心中先晓得冬至之刻始得此便有不通处学者须先从礼乐本原上用功

译文

有人询问律吕新书内容怎么样 先生说“学者当务正业把律吕之数算得再熟悉恐怕毫无用处心中必须有礼乐的根本方可比如书上讲常用律管看节气的变化时至冬至管灰的飞动或许先后有短暂的差别又怎么知道哪个是冬至正点首先在自己心中该有一个冬至时刻才行此处就有个说不通的问题所以学者必须先从礼乐的根本上苦下功夫

评析

阳明先生在这里再次强调分析事理的标准是礼乐即前文中说的心中时时有一个天理在心中有天理就有定有定就有妙用的发挥

原文
曰仁云“心犹镜也圣人心如明镜常人心如昏镜近世格物之说如以镜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镜尚昏在何能照先生之格物如磨镜而使之明磨上用功明了后亦未尝废照

译文

徐爱说“心犹如镜子圣人心似明镜平常人心似昏镜近代的格物学说好比用镜照物只在照上用功却不明白镜子昏暗如何能照先生的格物就象磨锐使镜光亮是在磨上下功夫镜子光亮之后是不会耽误照的

评析

镜子比喻心是体照镜子比喻格物是用镜子不明说明本体不正那么照用如对混镜自惭形秽所以必须在明心上下功夫

原文
问道之精粗 先生曰“道无精粗人之所见有精粗如这一间房人初进来只见一个大规模如此处久便柱壁之类一一看得明白再久如柱上有些文藻细细都看得出来然只是一间房

译文

有人询问对于道的精粗怎样理解 先生说“道本身并无精粗人们看到的道才出现精粗好比这间房子人刚搬来只看个大致情况住久了房柱墙壁等一一看得清楚明白 时间更长一点 房柱上的花纹也历历可数 但仍是这间房子

评析

道本身并无精粗是人的意识上分别出精粗可见无分别是事物的本质有分别是事物的外表就水而言它可分为水蒸汽和冰三者的化学成分都是H2O只不过是形体上的变化罢了

原文
先生曰“诸公近见时少疑问何也人不用功莫不自以为已知为学只循而行之是矣殊不知私欲日生如地上尘一日不扫便又有一层着实用功便见道无终穷愈探愈深必使精白无一毫不彻方可

译文

先生说“各位最近见面时为什么没有多少问题了人不用功都满以为已知怎样为学只需根据已知的行动就可以了但不知私欲一天天膨胀象地上的灰尘一天不打扫就会又多一层踏实用功就能了解道的永无止境越究越深一定要达到纯净洁白无一丝一毫不透彻的境界才行

评析

道无止境玄妙幽深但道又简单明白只要用到功夫就能达到纯净洁白透彻圆融的境界可见得道在功夫

原文
“知至然后可以言诚意今天理人欲知之未尽如何用得克己工夫” 先生曰“人若真实切己用功不已则于此心天理之精微日见一日私欲之细微亦日见一日若不用克己工夫终日只是说话而已天理终不自见私欲亦终不自见如人走路一般走得一段方认得一段走到歧路时有疑便问问了又走方渐能到得欲到之处今人于已知之天理不肯存已知之人欲不肯去且只管愁不能尽知只管闲讲何益之有且待克得自己无私可克方愁不能尽知亦未迟在

译文

有人问大学中说知至尔后才能讲诚意如今天理和人欲还未彻底认识如何能用克己工夫” 先生说“人若踏实地连续用功对于人心理的精妙处就能一天天地认识对于私欲的细微处也能一天天地认识如果不用克己工夫成天唯说说而已自己到底不能看到天理到底也不能看到私欲好比人行路走了一段才认识一段到十字路口时有疑问就打听打听了又走才能慢慢到达目的地今天的人们对已知的天理不肯存养对已知的私欲不肯摒弃却一味忧愁不能完全知道只讲空话有什么好处倒不如等到自己无私可克再忧愁不能完全知道也为时不晚

评析

大学中的原话是这样的“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里所说的格物至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实现“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三条纲领的步骤和方法也就是“圣算”这种“圣算”之法必须贯彻于生活的每时每刻的精妙处

原文
“道一而已古人论道往往不同求之亦有要乎” 先生曰“道无方体不可执著欲拘滞于文义上求道远矣如今人只说天其实何尝见天谓日雷即天不可谓人木不是天亦不可道即是天若识得时何莫而非道人但各以其一隅之见认定以为道止如此所以不同若解向里寻求见得自己心体即无时无处不是此道亘古亘今无终无始更有甚同异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又曰“诸君要实见此道须从自己心上体认不假外求始得

译文

有人问 “道即为一 古人论道常常不同 求道是否也有技巧可言” 先生说“道没有方向没有形体不可执著局限于文义上求道离道就越远如今世人说天其实又何曾见过天认为日月风雷是天不行说人物草木非天也不行道就是天能认识这一点那什么都为道人只是凭据自己的一隅之见认为道只是如何如何所以道才有所不同如果明白向心里寻求认识了己心本体那么无时无处不是这个道道自古到今无始无终又有什么同和异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就知道知天”先生接着又说“各位若想确切看见这个道务必从己心上体会认识不到心外去寻求才算可以了

评析

心外无道心外无理是阳明思想的重要命题之一从时空上看道无始无终如果认为道也有形体那一定是圆而不是线段圆是一个整体圆为一道即为一从空间上看道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又无处不道同一理所以古人云无理寸步难行有理走平天下

原文
“名物度数亦须先讲求否” 先生曰“人只要成就自家心体则用在其中如养得心体果有未发之中自然有发而中节之和自然无施不可苟无是心虽预先讲得世上许多名物度数与己原不相干只是装缀临时自行不去亦不是将名物度数全然不理只要‘知所先后则近道’”又曰“人要随才成就才是其所能为如夔之乐稷之种是他资性合下便如此成就之者亦只是要他心体纯乎天理其运用处皆从天理上发来然后谓之‘才’到得纯乎天理处亦能‘不器’使夔稷易艺而为当亦能之”又曰“如‘素富贵行乎富贵素患难行乎患难’皆是‘不器’此惟养得心体正者能之

译文

有人问“名物度数也须先行研究吗” 先生说“人只要能成就自己的心体用就在其中了倘若把心体修养得真有一个未发之中自然有发而中节之和自然是做什么都没有问题如果没有这颗心即使事先讲了世上许多名物度数与自己并没有关系仅是一时的装饰自然不能处事应物当然这并不是说根本不理睬名物度数只是要‘知所先后则近道’”先生接着说“人要根据自己的才能成就自己这才是他所能做到的例如夔精通音乐稷擅长种植资质如此他们自然这样了成就一个人也是要他心体完全是天理应事物理都是从天理上产生出现的然后才可称‘才’达到纯天理的境界也就能成为‘不器’就是让羲和稷改变角色夔种谷稷作乐照样能行”先生又说中庸中‘素富贵行乎富贵素患难行乎患难’都属于‘不器’这些只有把心体修养得纯正的人才可做到

评析

平常人的才能只在名物度数上辨事识物但世界上事物无终无始无边无际所以人纵有千算但具体到一个人也只能得其有限的小算通音乐则不能精种植长种植则难于通音乐圣人的才能从心体上显现天理天理现则心体纯正心体纯正则事理通融小道理归大道理管一千个小算全在一个圣算之中

原文
“与其为数顷无源之塘水不若为数尺有源之井水生意不穷” 时先生在塘边坐旁有井故以之喻学云“世道日降太古时气象如何复见得” 先生曰“一日便是一元人平旦时起坐未与物接此心清明景象便如在伏羲时游一般

译文

“与其掘一个数顷之大的没有源泉的池塘倒不如挖一口数尺之深的有源泉的水井如此水源就会常流而不枯竭” 其时先生正坐在池塘边身旁有一口井所以就用这个来比喻做学问 有人问“世道日渐衰微远古时的清明气象如何能再看见呢” 先生说“一天即为一元从清晨起床后坐着还未应事接物此时心中的清明景象好象在伏羲时代遨游一般

评析

水看源头世道看气象清明的气象来自人心的本源人心淳朴气象自清明气象清明自然世道祥和掘数顷无源之池不如挖一口有源之井是掘源还是截流当是治国齐家修身都必须把握的

原文
“心要逐物如何则可” 先生曰“人君端拱清穆六卿分职天下乃治心统五官亦要如此今眼要视时心便逐在色上耳要听时心便逐在声上如人君要选官时便自去坐在吏部要调军时便自去坐在兵部如此岂惟失却君体六卿亦皆不得其职” “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知与充与遏者志也天聪明也圣人只有此学者当存此

译文

有人问“心要追求外物怎么办” 先生说“国君端身拱手六卿各司其职天下一定大治人心统领五官也须如此如今眼睛要看时心就去追求美色耳朵要听时心就去追求美声就象君主要挑选官员就亲自到吏部要调遣军队就亲自去军营 这样 不仅君王的身份荡然无存 六卿也不能尽职尽责” “善念萌生要知道并加以扩充恶念萌生要知道并加以扼制知道扩充扼制是志是天赋予人的智慧圣人唯有这个学者应当存养它

评析

心随五官追求外物那么心中的和气就会受到亏损恶念即可能由此滋生得道的人心能统领五官外物变化而心中和气不会受到亏损和气存养于心善念自然萌生

原文
澄曰“好色好利好名等心固是私欲如闲思杂虑如何亦谓之私欲” 先生曰“毕竟从好色好利好名等根上起自寻其根便见如汝心中决知是无有做劫盗的思虑何也以汝元无是心也汝若于货利等心一切皆如不做劫盗之心一般都消灭了光光只是心之本体看有甚闲思虑此便是‘寂然不动’便是‘未发之中’便是‘廓然大公’自然‘感而遂通’自然‘发而中节’自然‘物来顺应’

译文

陆澄问“好色贪财慕名等心固然是私欲象那些闲思杂念为什么也称私欲呢” 先生说“闲思杂念到底是从好色贪财慕名这些病根上滋生的自己寻求本源定会发现例如你自信绝对没有做贼之想什么原因因为你根本就没有这份心思你如果对色利等想法都似不做贼的心一样都铲除了完完全全只是心之本体还何来闲思杂念这便是‘寂然不动’便是‘未发之中’自然可以‘发而中节’自然可以‘物来顺应’

评析

闲思杂念中的善恶是非并不象高山和深谷白昼和黑夜那样容易分辨似乎明白的又似乎不明白好象看得清楚又好象看不清楚好色贪财慕名这些私欲正是在这种似是而非朦朦胧胧的闲思杂念中潜滋暗长所以要修君子之德首先要防心中之贼于“未发之中”

原文
问志至气次 先生曰“志之所至气亦至焉之谓非极至次贰之谓‘持其志’则养气在其中‘无暴其气’则亦持其志矣孟子救告子之偏故如此夹持说

译文

有人请教“志至气次’的意思 先生说“它是指志在哪里气也跟着到哪并非志为极至而气为其次的意思‘持其志’养气就在其中了‘无暴其气’亦即保持其志孟子为了拯救告子的偏颇因此才如此兼顾而言

评析

“持其志养气就在其中了”这里的“志”即指“道”和气生于道气和养育其志志与气皆在道中没有先后主次之分二者互为兼顾不可偏颇

原文
“先儒曰‘圣人之道必降而自卑贤人之言则引而自高’如何” 先生曰“不然如此却乃伪也圣人如天无往而非天三光之上天也九地之下亦天也天何尝有降而自卑此所谓大而化之也贤人如山岳守其高而已然百仞者不能引而为千仞千仞者不能引而为万仞是贤人未尝引而自高也引而自高则伪矣

译文

有人问“先儒讲道‘圣人之道必降而自卑贤人之言则引而自高’这句话当如何看待” 先生说“不对如此就为虚伪做作圣人犹如天无往而不在日月星辰之上是天 地底下也是天 天什么时候降而自处于卑下地位呢这就是孟子所说的大而化之贤人如同高山仅仅保持着它的高度罢了然而百仞之高不能再拉长到千仞千仞之高不能再拉长到万仞所以贤人也未曾自引为高自引为高就是虚伪

评析

周公旦说“不如我的人我不与他相处因为他是拖累我的人与我一样的人我也不跟他相处因为他是对我没有益处的人”只有贤人才要跟贤于自己的人相处 历史上君主贤明世道太平贤德之士必然处于上位君主昏聩世道混乱贤德之士必然处于下位 贤德之士与人相处就象登山登山的人站在山顶已经很高了但向左右看则巍巍的高山比此山更高贤德之士已经很贤明了品行已经很高尚了但向左右看还有许多超过自己的人

原文
“伊川谓‘不当于喜怒哀乐未发之前求中’延平却教学者看未发之前气象何如” 先生曰“皆是也伊川恐人于未发前讨个中把中做一物看如吾向所谓认气定时做中故令只于涵养省察上用功延平恐人未便有下手处故令人时时刻刻求未发前气象使人正目而视惟此倾耳而听惟此即是‘戒慎不睹恐惧不闻’的工夫皆古人不得已诱人之言也

译文

有人问“程颐先生曾说过‘不当于喜怒哀乐未发之前求中’李延平先生则教育学生看未发之前的景象他们二人谁正确呢” 先生说“都正确程颐先生害怕学生在未发之前寻求一个中把中当作一件东西看待宛若我曾说的把气定当作中因此教育学生只在涵养省察上用功李延平先生担心学生找不到下手处因此教育学生时时刻刻寻求未发之前的景象让人正目所看倾耳所听都是未发之前的景象也就是中庸上讲的‘戒慎不睹恐惧不闻’的工夫这些全是古人为教导人不得时说的话

评析

阳明先生认为“中”不是物而是学者涵养省察时的景象君子修德学者求学圣人得道乃至君主治国都要在“圣算”中时时寻找和守定这种景象背离这种景象就会落于私欲的俗套

原文
澄问“喜乐之中和其全体常人固不能有如一件小事当喜怒者平时无有喜怒之心至其临时亦能中节亦可谓之中和乎” 先生曰“在一时一事固亦可谓之中和然未可谓之大本达道人性皆善和是人原有的岂可谓无但常人之心既有所昏蔽则其本体虽亦时时发见终是暂时暂灭非其全体大用矣无所不中然后谓之大本无所不和然后谓之达道惟天下之至诚然后能立天下之大本

译文

陆澄问“喜怒哀乐的中和就总体来说普通人不能都具有例如碰到一件小事该有所喜怒的平素没有喜怒之心到时也能发而中节这也能称作中和吗” 先生说“一时一事虽然也可称中和但并不能说是大本这道人性都是善良的和是人人生来就有的岂能说没有然而常人之心有所昏暗蒙蔽他的本体虽时刻显现到底为时明时灭非心的全体作用无所不中然后为大本无所不和然后为达道唯有天下的至诚方能确立天下的大本

评析

西汉学者杨雄提出一个注重修身的“四重”“四轻”他说的“四重”是说为人所推重的话就不会违背国家的政策和法令做为人所推重的事就会树立高尚的品德有为人所推重的外貌就会有崇高的威望有为人所推重的爱好就值得别人观望和赞赏他所说的“四轻”是说话轻率就会招致忧患行为轻率就会导致犯罪外貌轻率不庄重就会招致耻辱爱好轻率就会走向过分失去自控能在处世为人中把握轻重的人即是达至中和达致中和者必然至诚才能够确定天下的大本

原文
“澄于中字之义尚未明” 曰“此须自心体认出来非言语所能喻中只是天理” 曰“何者为天理” 曰“去得人欲便识天理” 曰“天理何以谓之中” 曰“无所偏倚” 曰“无所偏倚是何等气象” 曰“如明镜然全体莹彻略无纤尘染著” 曰“偏倚是有所染著如著在好色好利好名等项上方见得偏倚若未发时美色利皆未相著何以便知其有所偏倚” 曰“虽未相著然平日好色好利好名之心原未尝无既未尝无即谓之有即谓之有则亦不可谓无偏倚譬之病疟之人虽有时不发而病根原不曾除则亦不得谓之无病之人矣须是平日好色好利好名等项一应私心扫除荡涤无复纤毫留滞而此心全然廓然纯是天理方可谓之喜乐未发之中方是天下之大本

译文

陆澄问“我对中的意思还不甚理解” 先生说 “这须从心体上去认识 非语言所能表达 中唯一个天理” 陆澄问“何谓天理” 先生说“剔除私欲即可认识天理” 陆澄问“天理为何称中” 先生说“不偏不倚” 陆澄问“无所偏倚为何等景象” 先生说“宛若明镜全体透明彻亮丝毫没有污染” 陆澄问“偏倚有所污染例如在好色贪利慕名等方面有所染方可看出偏倚如果心未萌发美色名位利益都未显现又怎么知道有所偏倚呢” 先生说“虽未显现但平素好色贪利慕名之心并非没有既然不是没有就称作有既然是有就不能说无所偏倚好比某人患了疟疾虽有时不犯病但病根没有拔除也就不能说他是健康之人必须把平素的好色贪利慕名之私欲统统清理干净不得有纤毫遗留使此心彻底纯洁空明完全是天理才可以叫作喜怒哀乐未发之中方为天下之大本也

评析

要衡量平与直必须借助水准和墨线要判断方与圆必须依据矩尺和圆规一个人要想多些自知之明必须对照正直的人人本来最难了解的是自已的欲念最难控制的是自己的行为所以要想使自己的心彻底纯洁空明关键是把天理作为天平时刻安在心中

原文
“‘颜子没而圣学亡’此语不能无疑” 先生曰“见圣道之全者惟颜子观喟然一叹可见其谓‘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是见破后如此说博文约礼如何是善诱人学者须思之道之全体圣人亦难以语人须是学者自修自悟颜子‘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即文王‘望道未见’意望道未见乃是真见颜子没而圣学之正派遂不尽传矣

译文

有人问“先生您认为‘颜子没而圣学亡’这句话似乎存在问题” 先生说“众弟子中只有颜回窥见圣道全貌从他那喟然一叹中可以看出他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只有识破了方可作如是说博文约礼为什么是善于教导他人呢做学问的人须仔细考虑所谓道之全体圣人也很难告诉世人它的内涵非要学者自己内心体悟颜回说‘虽欲从之末由也已’亦即文王‘望道未见’之意望道而未见才是真正的见颜回死后圣学之正宗就不能完全遗传下来了

评析

学者对道之内涵的体悟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别人是无法察其全体的即使用最美妙最精辟的语言也难以表达一二这里强调的是个人的奋发图强自身的约礼修养努力和修养统称为“行”“行”的功夫到家了道的全貌自然显现圣学不是发明只是先贤对自然规律的发现古人能发现今人也能发现颜回能窥见又肯定谁不能窥见

原文
“身之主为心心之灵明是知知之发动是意意之所著为物是如此否” 先生曰“亦是” “只存得此心常见在 便是学 过去未来事 思之何益徒放心耳” “言语无序亦足以见心之不存

译文

陆澄问“身之主宰为心心之灵明为知知之发动为意意之所着为物真的是这样吗” 先生说“这样说也正确” “只要常把此心存养便是学从前和将来的事想它何益唯失落本心而已” “说话秩序颠倒也可看出没有存养本心

评析

学是对境界和知识的追求追求的方式并非一种普通人的学是机械的模仿圣人的学靠的是自身的体察证悟比如说老师讲课普通学生听一知一聪明的学生听一知二优秀的学生听一知三知五而天才学生可能是听一知十知百“一”是老师教的其余则是学生自身体悟自心存养的

原文
尚谦问孟子之不动心与告子异 先生曰“告子是硬把捉著此心要他不动孟子却是集义到自然不动”又曰“心之本体原自不动心之本体即是性性即是理性元不动理元不动集义是复其心之本体” “万象森然时亦冲漠无朕冲漠无朕即万象森然冲漠无朕者‘一’之父万象森然者‘精’之母‘-’中有‘精’‘精’中有“心外无物如吾心发一念孝亲即孝亲便是物

译文

尚谦向先生请教孟子的不动心和告子的不动心区别在哪 先生说“告子是死扣这颗心强制它纹丝不动孟子则是由集义到自然不动”先生接着又说“心之本体原本不动心之本体即为性性即理性原本不动理原本不动集义就是恢复心之本体” “森然万象就是冲漠无朕冲漠无朕亦为森然万象冲漠无朕即‘一’之父森然万象即‘精’之母‘一’中含‘精’‘精’中含‘一’” “心外无物譬如我心有孝敬父母之念头那么孝敬父母就为物

评析

本体之心原本不动但并非绝对不动只是与“骚动”“躁动”“欲动”等相对而言完全不动是心如死灰不是本体之性本体中的心性与天体万物合一皆同一理地球在运转不但有自转而且有公转但人却感觉不到地球在转误认为地是寂然不动的人的心性本体就是这样

原文
先生曰“今为吾所谓格物之学者尚多流于口耳况为口耳之学者能反于此乎天理人欲其精微必时时用力省察克治方日渐有见如今一说话之间虽只讲天理不知心中倏忽之间已有多少私欲盖有窃发而不知者虽用力察之尚不易见况徒口讲而可得尽知乎今只管讲天理来顿放著不循讲人欲来顿放著不去岂格物致知之学后世之学其极至只做得个‘义袭而取’的工夫

译文

先生说道“现在从事我说的格物之学的人大多还停滞在言论上更何况从事口耳之学的人能不这样吗天理人欲其细微处只有时时用力省察克治才能一天天有所发现现在说的这番话虽是探讨天理但不知转眼间心中又有多少私欲私欲悄悄产生人则毫无感觉即使用力省察还不易发现更何况空口白说能全部知道吗此刻只顾论天理却放在一旁不去遵循论人欲却放在一旁不去清除怎么是格物致知之学后世的学问 其终点也最多做一个 ‘义袭而取’ 的功夫罢了

评析

格物是指对事物道理的推究从表及里由此及彼溯其本源考其流变推其发展究其义理尽管无听不及却又无所能及天之高远无有止境地之深邃无有止境天地无止境理亦无止境这是常人的认知但在圣人的“圣算”中无止境的事理又有止境“○”度是温度表上的止境纯朴就是天理与私欲的止境没有这个止境温度便无零上与零下的区分人便无圣人与常人的区分这个止境在有些人心目中模糊不清在一些人心目中最分明圣人心中的止境更是省察得毫厘不爽

原文
问格物 先生曰“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也” 问“‘知止’者知至善只在吾心元不在外也而后志定” 曰“然” 问“格物于动处用功否” 先生曰“格物无间动静静亦物也孟子谓‘必有事焉’是动静皆有事” “工夫难处全在格物致知上此即诚意之事意既诚大段心亦自正身亦自修但正心修身工夫亦各有用力处修身是已发边正心是未发边正心则中身修则和” “自‘格物’‘致知’至‘平天下’只是一个‘明明德’虽‘亲民’亦‘明德’事也‘明德’是此心之德即是仁‘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使有一物失所便是吾仁有未尽处” “至善者性也性元无一毫之恶故曰至善止之是复其本然而已

译文

陆澄问格物的内涵 先生说“格就是正纠正那些歪曲的使其归于正统” 接着问道“‘知止’就是知道至善只存我心中原本不在心外志向尔后才能安定对不对” 先生说“是这样的” 又问“格物是否应在动时用功吗” 先生说“格物无分动静静也是物孟子说‘必有事焉’就是动静皆有事” “工夫的难处全落在格物致知上也就是说是否诚心诚意 意诚大体上心也自然端正身也自然修养然而正心修身的工夫也各有不同的用力处修身是在已发上正心是在未发上正则中身修则和” “从‘格物’‘致知’到‘平天下’唯‘明明德’‘亲民’也是‘明德’的事‘明德’就是己心之德就是仁‘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倘若有一物失其所即为我的仁还有不完善之处” “至善就是性性本来没有丝毫的恶因此称至善上至善就是恢复性的本来面目而已

评析

常人纵有千算难免失之完善不但残缺而且无序这种算计往往失其中伤其和气圣人只有一算却非常圆满从“格物”“致知”到“平天下”唯其“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则正“亲民”则和“止于至善”则中心正性中气和志向尔后安定安定便是“知止”

原文
“知至善即吾性吾性具吾心吾心乃至善所止之地则不为向时之纷然外求而志定矣定则不扰扰而静静而不妄动则安安则一心一意只在此处千思万想务求必得此至善是能虑而得矣如此说是否” 先生曰“大略亦是

译文

有人问说“如果知道至善就是我的性我性在我心中具备我心就是至善存留之处那么我就不会象原来那样急着向外求取志也就安定了志定就不会有烦恼定能安静静而不妄动即为安安就能专心致志在至善处万虑千思非要求得这个至善所以思虑就能达到至善这样解释是否正确” 先生说“大致如此

评析

常人之算皆向外求索忘了自性外染了恶性反过来又要追求‘至善’实在是万算千算最终失算圣人专心致志在至善处外物不染烦恼不生意志坚定岂不无算胜有算

原文
“程子云‘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何墨氏兼爱反不得谓之仁” 先生曰“此亦甚难言须是诸君自体认出来始得仁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虽弥漫周遍无处不是然其流行发生亦只有个渐所以生生不息如冬至一阳生必自一阳生而后渐渐至于六阳若无一阳生岂有六阳阴亦然惟有渐所以便有个发端处惟其有个发端处所以生惟其生所以不息譬之木其始抽芽便是木之生意发端处抽芽然后发干发干然后生枝生叶然后是生生不息若无芽何以有干有枝叶能抽芽必是下面有个根在有根方生无根便死无根何从抽芽父子兄弟之爱便是人心生意发端处如木之抽芽自此而仁民而爱物便是发干生枝生叶墨氏兼爱无差等将自家父子兄弟与途人一般看便自没了发端处不抽芽便知得他无根便不是生生不息安得谓之仁孝弟为仁之本却是仁理从里面发出来

译文

有人问“明道程子说‘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而墨子的兼爱反而为什么不能称为仁” 先生说“一言难尽主要还有赖于各位自己深刻体会仁是自然造化生生不息的理虽然它遍布宇宙无处不存但其流行发生也是一步一步所以它才生生不息例如冬至时一阳开始产生一定是从一阳开始渐至六阳才能出现若没有一阳的产生又何来六阳阴也是如此正由于有一个渐进所以就有个发端处正因为有个发端处所以才能生正因为能生所以才不息这好比一棵树树苗发芽就是树的生长发端处抽芽后长出树干有树干后再长出枝叶然后生生不息如果没有树芽怎么会有主干和枝叶能抽芽地下一定有根在有根方能生长无根便会枯死没有树根从何抽芽父子兄弟之爱便是人心情感的发端处如同树的芽从此而仁民爱物有如长出树干和枝叶墨子的兼爱是无区别把自己的父子兄弟与陌生人同等看待这自然就没有了发端处不抽芽便知道它没有根便不是生生不息又怎么能称作仁呢 悌是仁的根本 仁理就是从孝悌中产生出来的

评析

过程是事的载体把“事”比作是踩钢丝的杂技演员那么钢丝便是事情的经过“事”在“过程”这个纲丝上从东到西从此到彼从这端到那端“端”是起点也是终点起点是处事的下手处终点则是为人的落脚处每一件事件结局时每一位涉事者的人格品位都会重新异位可见人生处事如同踩钢丝般的艰难

原文
“延平云‘当理而无私心’当理与无私心如何分别” 先生曰“心即理也无私心即是当理未当理便是私心若析心与理言之恐亦未善

译文

有人问道“延平先生说‘当理而无私心’合于理与无私心怎样区别” 先生说“心即理没有私心就是合于理不合于理就是存有私心如果把心和理分开来讲大概也不妥当

评析

心中无理犹如死灰丧失了本性已不是心性在心在亦合于理理原本一体以茶杯为喻茶杯的形体是心它的质地为性而它的功用为理名者有三实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