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益州画像记

出自苏洵

题解

张益州即张方平字道安宋仁宗时他曾成功地治理了益州(今四川成都)的混乱局面当地百姓感念他的恩德要为他画像并供于庙内本文便是作者为这件事所写的记文

原文
至和元年秋蜀人传言有寇至边边军夜呼野无居人妖言流闻京师震惊方命择帅天子曰“毋养乱毋助变众言朋兴朕志自定外乱不作变且中起既不可以文令又不可以武竞惟朕一二大吏孰为能处兹文武之间其命往抚朕师”乃推曰“张公方平其人”天子曰“然”公以亲辞不可遂行冬十一月至蜀至之日归屯军撤守备使谓郡县“寇来在吾无尔劳苦”明年正月朔旦蜀人相庆如他日遂以无事又明年正月相告留公像于净众寺公不能禁

眉阳苏洵言于众曰“未乱易治也既乱易治也有乱之萌无乱之形是谓将乱将乱难治不可以有乱急亦不可以无乱弛惟是元年之秋如器之攲未坠于地惟尔张公安坐于其旁颜色不变徐起而正之既正油然而退无矜容为天子牧小民不倦惟尔张公尔繄以生惟尔父母且公尝为我言‘民无常性惟上所待人皆曰蜀人多变于是待之以待盗贼之意而绳之以绳盗贼之法重足屏息之民而以砧斧令于是民始忍以其父母妻子之所仰赖之身而弃之于盗贼故每每大乱夫约之以礼驱之以法惟蜀人为易至于急之而生变虽齐鲁亦然吾以齐鲁待蜀人而蜀人亦自以齐鲁之人待其身若夫肆意于法律之外以威劫齐民吾不忍为也’呜呼爱蜀人之深待蜀人之厚自公而前吾未始见也”皆再拜稽首曰“然

苏洵又曰“公之恩在尔心尔死在尔子孙其功业在史官无以像为也且公意不欲如何”皆曰“公则何事于斯虽然于我心有不释焉今夫平居闻一善必问其人之姓名与其邻里之所在以至于其长短小大美恶之状甚者或诘其平生所嗜好以想见其为人而史官亦书之于其传意使天下之人思之于心则存之于目存之于目故其思之于心也固由此观之像亦不为无助”苏洵无以诘遂为之记

公南京人为人慷慨有大节以度量雄天下天下有大事公可属系之以诗曰天子在祚岁在甲午西人传言有寇在垣庭有武臣谋夫如云天子曰嘻命我张公公来自东旗纛舒舒西人聚观于巷于涂谓公暨暨公来于于公谓西人“安尔室家无敢或讹讹言不祥往即尔常春尔条桑秋尔涤场”西人稽首公我父兄公在西囿草木骈骈公宴其僚伐鼓渊渊西人来观祝公万年有女娟娟闺闼闲闲有童哇哇亦既能言昔公未来期汝弃捐禾麻芃芃仓庾崇崇嗟我妇子乐此岁丰公在朝廷天子股肱天子曰归公敢不承作堂严严有庑有庭公像在中朝服冠缨西人相告无敢逸荒公归京师公像在堂

注释

至和宋仁宗年号

张公即张方平字道安官至太子太保

攲(qī)倾斜

繄(yī)指代张方平的措施

砧斧砧板和刀斧古时的刑具

同“嘱”

祚(zuò)指皇位

西人指蜀人

纛(dào)古时军队或仪仗队的大旗

暨暨(jì)果敢坚决的样子

于于行动舒缓自得的样子

骈骈(pián)茂盛的样子

娟娟(juān)秀美的样子

闺闼(tà)闺房

芃芃(pénɡ)草木茂美的样子

庑(wǔ)堂下周围的廊屋

译文

至和元年秋蜀人传言有敌寇来到了边境戍边的军队夜里惊呼城外也没人敢居住了谣言流传开来京师震动正准备命令选派将帅前去征讨的时候天子说“不要使祸乱酿成也不要助使变故发生尽管各种谣言传闻蜂起但朕自有主张外患不足畏惧只怕内乱要从中兴起这件事既不能用文教的方式去感召他们也不能用武力同他们较量只需要我的一二个大臣去妥善处理谁可于文于武都能妥善处理我就派谁前往安抚我的军队”于是大家推荐说“张公方平就是这样的人”天子说“好吧”张公以要奉养亲人为由推辞但天子没有准奏于是就出发了这年冬天十一月他到了蜀地到的那天就撤回驻扎的军队解除了边境的守备并派人谕告各郡县说“敌寇来了责任全在我用不着劳累你们”第二年的正月初一蜀地的百姓互相庆贺新年就像往常一样也没有发生什么乱子第三年正月大家商定要把张公的画像留在净众寺里张公没法禁止

眉阳人苏洵对人们说“没有发生变乱的时候是容易治理的已经发生变乱的时候也是容易治理的但有变乱的迹象而还没有形成规模这是所谓的将乱将乱难治啊既不能像发生变乱时那样急于治理也不能像清平无事时那样疏于治理至和元年秋天的局势就好像器物已经倾斜但还没有倒在地上只有你们的张公安坐在它的旁边泰然自若慢慢地将它扶正扶正之后又从容地退了下去丝毫没有炫耀的神情帮助天子治理百姓而孜孜不倦的只有你们的张公你们全靠他的庇护才得以繁衍生息他就是你们的父母而且张公曾经对我说过‘百姓没有一成不变的秉性只是要看上边如何对待他们人们都说蜀地的人善变对待他们时常怀着对待盗贼的心思用处置盗贼的法令来处置他们对于本来已经小心翼翼的百姓却用严厉的刑法去管理于是百姓才忍心拿他们父母妻子所仰赖的身体去投靠盗贼所以才经常有大的混乱发生如果用礼教来约束他们用法令来驱使他们治理蜀人却是很容易的至于操之过急逼迫过甚而使他们发生变乱即使是在礼乐之乡的齐地鲁地也会这样我用对待齐鲁百姓的办法来对待蜀人而蜀人自然会用齐地鲁地人的标准来约束自己超出法度之外的肆意妄为用权势威逼百姓是我不忍心做的啊’唉爱护蜀人的深厚对待蜀人的宽仁在张公以前我还没有见过”大家听了都再拜叩首说“是这样的啊

苏洵又说“张公的恩德在你们的心中你们死了就在你们子孙的心中他的功业将由史官记载下来无须用什么画像了况且张公自己也不愿意你们这样做怎么办呢”大家都说“张公本来不在乎画像虽然这样我们心里却实感不安现在就是平常日子里听到别人做了一件好事都一定要问那人的姓名和他所住的地方以至于连他的身材高矮年岁大小容貌美丑都想知道甚至有的人还要问他的生平和嗜好以此来想见他的为人而史官也会为他写下传略把这些记载在其中想让天下的人心里记着他眼睛看到他眼睛里留着他的容貌就会在心中铭记很久如此看来画像也不是没有用的”苏洵无以反驳于是替他们写了这篇画像记

张公是南京人为人慷慨而有高尚的节操以度量宏阔而闻名于天下国家遇到大事张公是可以委托的我在文章末尾用一首诗来记述他的事迹天子端居皇位事发甲午那年蜀人传来谣言有敌寇进犯边境朝有文臣武将谋士多如流云天子听从众意命我张公往蜀张公自东而来旌旗迎风舒展蜀人聚集观看大街小巷站满都说张公果敢又能镇静从容张公告知蜀人“妥善安顿家室不要听信谣言谣言常不吉祥你们要和往常一样春天种养桑树秋天清扫谷场”蜀人连连叩头视张公为父兄张公来到园林园林草木茂盛张公宴请同僚击鼓咚咚作响蜀人前来看望祝公万寿无疆今日蜀女靓丽闲居闺阁之中又有婴儿咿呀如今也能说话当初张公未到本想抛弃他们如今庄稼丰茂粮仓高高立起蜀地妇女儿童都因丰年欢乐张公昔在朝野是为天子股肱天子召他回去他又怎能不从兴建庄严大殿有廊还有庭院张公画像其间朝服冠带整齐蜀人互相劝勉不再懒惰放荡张公回到京城画像永留大堂

解读

此文分为四段前两段叙事后两段议论叙事时古劲议论时斡旋回护充满变化首段“蜀人传言”三句为文章营造了紧张气氛接着文章从正面表现了张方平的胆识过人转而对张的事迹进行评价三段以问答的形式表现百姓对张的感激末段作者以诗歌形式作结称颂张的为人和气此文词气严重法度谨严前后都是一篇气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