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分--三摩呬多地第六

原文
本地分中三摩呬多地第六

已说有寻有伺等三

云何三摩呬多地嗢柁南曰

总标与安立作意相差别

摄诸经宗要最后众杂义

若略说三摩呬多地当知由总标故安立故作意差别故相差别故略摄诸经宗要等故

云何总标?谓此地中略有四种一者静虑二者解脱三者等持四者等至

静虑者谓四静虑一从离生有寻有伺静虑二从定生无寻无伺静虑三离喜静虑四舍念清净静虑

解脱者谓八解脱一有色观诸色解脱二内无色想观外诸色解脱三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解脱四空无边处解脱五识无边处解脱六无所有处解脱七非想非非想处解脱八想受灭身作证具足住解脱

等持者谓三三摩地一空二无愿三无相复有三种谓有寻有伺无寻唯伺无寻无伺复有三种谓小无量复有二种谓一分修21具分修22复有三种谓喜俱行23乐俱行24舍俱行25复有四种谓四修定26复有五种谓五圣智三摩地27复有五种谓圣五支三摩地28复有有因有具圣正三摩地29复有金刚喻三摩地30复有有学无学非学非无学等三摩地31

等至者谓五现见32三摩钵底八胜处三摩钵底33十徧处三摩钵底34四无色三摩钵底无想三摩钵底灭尽定等35三摩钵底

注释

三摩呬多地Samahita地即等引地等引定的别名身心安和平等定心专注导引因此等引地可直译为定心专注引导身心安和平等的境界

本论开篇的嗢柁南说成「三摩地俱」表明本论将三摩呬多与三摩地(Samadhi)视为同一的即都泛指定但是在名相具体运用中两者又有所差异三摩地侧重一心境三摩呬多地侧重定心等

本地即本论的卷十一至卷十三的前一部分本论是从六个大的方面加以论述本注译仅节选了其中总标和安立部分文字

总标意指主要范畴或基本名相

摄诸经宗要摄取众经典宗旨要义此方面专用以解释八解脱

众杂义有关的种种名义

等持定的别名梵名即三摩地意即心专注一境平等维持

等至梵名三摩钵底(Samapatti)意即定心专注达到身心安和平等境界它与三摩呬多的区别俱在一者侧重引向一者侧重已至其实在经典中两者往往混用

从离生有寻有伺静虑此静虑为初静虑此静虑虽因离欲而生却不能观出寻伺的过咎所以是离欲贪而不能离寻伺贪

从定生无寻无伺静虑此静虑为第二静虑因恃定力观出寻伺的过咎所以脱离寻伺贪因而此静虑又称作寻伺寂静静虑但此静虑尚未离喜贪

离喜静虑此静虑即第三静虑人们在修定法进入第一第二静虑境界因至脱欲和寂灭寻往往产生自我庆幸喜悦乐于增上的情感佛家称作喜存在喜贪仍然不是究竟的清净此静虑能观出喜的过咎加以寂灭所以又称作喜寂静静虑但此静虑未能观乐过

舍念清净静虑此即第四静虑观出乐的过咎加以舍离所以此静虑又称作乐寂静静虑人们在修定法进入第三静虑境界因至脱离诸烦恼又未舍离一切念想往往产生解脱乐的情感佛家称作乐不能舍乐称作乐贪

内无色想对无色定内在的相状不作思惟

净解脱已脱诸苦乐已舍诸念已脱净不净变化的障碍

身作证修习 圆满已成就为贤圣

具足住修习 圆满随意自在

空无边处无色界四天第一天也是无色定第一境界

观察修习 空修此三摩地能认明外在各种现象事物变化无常没有常乐五蕴和合原本是虚从而空去贪欲等一切烦恼认明内心精神执迷我的真实存在及身外物为我实有等观念见解的谬误加以摒弃并思惟契合空性

无愿观察修习 空从而对无常有苦的生活不存希愿

小范畴三摩地缘接的对象相事理小所观想的事物小内心产生的正信念和正确思惟判断仅为初等阶段

大范畴三摩地缘接的对象相事理大所观想的事物大(如观诸天光明遍大地大海)内心产生的正信念和殊胜见解达到上等阶段

无量无量范畴的三摩地缘接的对象是无量的事理所观想的事物相是无边无际的内心产生的正信念和殊胜悟解是无量无边的

21一分修修奢摩他毗钵舍那(samatha-Vipasyana)的一部分奢摩他止息寂静止息妄念专心一境也即定毗钵舍那观照智慧也即慧一分修即修止观中的止或观

22具分修修奢摩他毗钵舍那的所有部分即止观(定慧)双修

23喜俱行同有喜运行的静虑诸三摩地此类静虑有初静虑第二静虑的诸三摩地意即此类静虑中都有喜运行

24乐俱行同有乐运行的静虑三摩地此类静虑有第三静虑诸三摩地

25舍俱行同有舍运行的静虑诸三摩地此类静虑有第四静虑以上诸三摩地

26四修定以上的分类多是纵向的四修定分法则是横向即修定得到的静寂相状修定得到的观照智力修定得到的入圣慧解修定得到的尽灭有漏

27五圣智三摩地五种无漏无染的圣智相的三摩地无漏无染善性五圣智即自体智(明识圣性无染无执)补特伽罗智(Pudgala智即人智识明此三摩地非凡夫能近)清净智(识明此三摩地寂静微妙)果智(识明此三摩地果报安乐)入出定相智(识明此三摩地以正念入定出定)

28圣五支三摩地圣贤心一境性的具有寻寂灭的三摩地此处圣指四静虑所有圣贤心专注缘境

29有因有具圣正三摩地有主导因和辅助因的无漏无染的正三摩地有因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有具意为辅助因即正精进正念此七正与正三摩地(正定)合称为八正道

30金刚喻三摩地像金刚一样坚牢能摧伏一切烦恼的三摩地即最后边学(无学阿罗汉位)三摩地

31非学非无学等三摩地一切世间三摩地此三摩地不能断惑能断惑的三摩地一为有学一为无学即学到无须再学的境界

32五现见五种针对性观照断灭烦恼之法五现见又分为三类第一类称为治伏对治又指观身不净此类包括二种现见即观内身朽秽不净观外身及身一切朽秽不净第二类称为断灭对治又指观识流转此类包括二种现见即粗观察(观生灭相续生身辗转相续)细观察(观种种心识差别种种时间内种种心识异生异灭)第三类称为观察于断(观有学者未离欲俱住二世间阿罗汉果不受后有)现见已掌握真谛修此等至

33八胜处三摩钵底具有八种以胜解治伏所缘对境的等至胜处以胜解治伏所缘对境又称胜知胜见八胜处㈠内有色想外诸色观少㈡内有色想外诸色观多㈢内无色想外诸色观少㈣内无色想外诸色观多㈤内无色想外诸色观青㈥内无色想外诸色观黄㈦内无色想外诸色观赤㈧内无色想外诸色观白

34十徧处三摩钵底从十方面对徧一切处作胜解以治伏所缘对境的等至十徧处即地虚空

35包括非想非非想定

译文

已说完有寻有伺等三种境界

什么是三摩呬多境界呢?略语说

总标和安立作意相差别含摄各经要旨最后强调的是与此相关的各种名义

如概略说三摩呬多境界应当知晓要通由基本范畴概念安顿作意差别相状差别简略摄取众经典宗旨要义其他有关的种种名义

什么是基本范畴指此境界中概略分有四种范畴第一静虑第二解脱第三等持第四等至

所说的静虑指这样四种第一从厌离欲界生出的有寻有伺静虑第二从定心中生出的无寻无伺静虑第三脱离因修习 定法所生的喜悦情感的静虑第四非苦非乐的感受和一切念想都达到极其清净的静虑

所说的解脱指这样八种第一生在欲界已离欲界欲未离色界欲面对外在种种事物现象作出正确殊胜思惟判断的解脱第二生在欲界已离色界欲虽已修证到无色界定但未能思惟此定境内的光明相仅仅对外在种种事物现象作出正确殊胜思惟判断的解脱第三修习 清净圣行圆满身处贤圣随意自在的解脱第四在空无边处天处已得离欲并对无边虚空作正确殊胜思惟判断的解脱第五在识无边处天处已得离欲并对无边内识作正确殊胜思惟判断的解脱第六已修达无所有处天处仍对无边内识作正确殊胜思惟判断的解脱第七已修到非想非非想处天处已脱离下界一切关于有所有无所有心念的解脱第八一切思想感受寂灭身处圣位达到最胜清净寂静随意自在的解脱

所说的等持指这样三种三摩地第一第二第三无相还有一种三分法指有寻有伺等持无寻唯伺等持无寻无伺等持还有一种三分法指小范畴等持大范畴等持无量范畴等持还有一种二分法指修正观法中的一部分修止观法中的全部还有一种三分法指同有喜运行的静虑诸等持同有乐运行的静虑诸等持同有舍运行的静虑诸等持还有一种四分法指修定达到的境界四方面还有一种五分法指五种无漏无染的圣智相的等持还有一种五分法指诸圣贤对境专注一心的具有寻寂灭的等持还有一种是有主导因和辅助因的无漏无染的正等持还有一种是像金刚一样坚牢能摧伏一切烦恼的等持还有有学的无学的超出于小乘的有学和无学境界的等持

所说的等至指在修定的过程中用所掌握的真谛作五种针对性观照以断离各种烦恼达到内心安和平等具有八种以殊胜思惟判断治伏所缘对境的等至从十方面对徧一切处作殊胜思惟判断治伏所缘对境的等至无色界四天处等至修习 背离一切念想的无想寂灭诸心心所法的等至修习 灭净一切念想定等等至

原文
云何安立?谓唯此等名等引地非于欲界心一境性由此定等无悔乐所引欲界不尔非欲界中于法全无审正观察

复次初静虑中脱离生喜由证住此断除五法谓欲所引喜欲所引忧不善所引喜不善所引忧不善所引舍又于五法修习 圆满谓欢乐及三摩地

欲所引喜者于妙五欲若初得时若已证得正受用时或见或闻或曾领受由此诸缘忆念欢喜

欲所引忧者于妙五欲若求不遂若已受用更不复得或得已便失由此诸缘多生忧恼

不善所引喜者谓如有一与喜乐俱而行杀业乃至邪见

不善所引忧者谓如有一与忧苦俱而行杀业乃至邪见

不善所引舍者谓如有一或王王等或余宰官或尊尊等自不乐为杀等恶业然其仆使作恶业时忍而不制亦不安处毗奈耶由纵舍故遂造恶业彼于此业现前领解非不现前又住于舍寻求伺察为恶方便又于诸恶耽著不断引发于舍又于不善现前转时发起中庸非苦乐受

欢者谓从本来清净行者观资粮地所修净行无悔为先慰意适悦心欣踊性

喜者谓正修习 方便为先深庆适悦心欣踊性

安者谓离麤重身心调适性

乐者谓由如是心调适故使得身心无损害乐及解脱乐以离彼品麤重性故于诸烦恼而得解脱

三摩地者谓于所缘审正观察心一境性世尊于无漏方便中先说三摩地后说解脱由三摩地善成满力于诸烦恼心永解脱故于有漏方便中先说解脱后说三摩地由证方便究竟果作意烦恼断已方得根本三摩地故或有俱时说三摩地及与解脱谓即于此方便究竟作意及余无间道三摩地中由三摩地与彼解脱俱时有故……

复次于初静虑具足五支一寻二伺三喜四乐五心一境性第二静虑有四支一内等净二喜三乐四心一境性第三静虑有五支一舍二念三正知四乐五心一境性第四静虑有四支一舍清净二念清净三不苦不乐受四心一境性

初静虑中伺为取所缘三摩地为彼所依喜为受境界乐为除麤重第二静虑中内等净为取所缘三摩地为彼所依余如前说第三静虑中正知为取所缘三摩地为彼所依余如前说第四静虑中舍净念净为取所缘三摩地为彼所依余如前说诸静虑中虽有余法然此胜故于修定者为恩重故偏立为支

何因缘故初静虑中有寻有伺耶?答由彼能厌患欲界入初静虑初静虑中而未能观寻伺过故第二静虑能观彼过是故说为寻伺寂静如第二静虑见彼过故名寻伺寂静如是第三静虑见喜过故名喜寂静第四静虑见乐过故名乐寂净舍念清净差别应知

注释

非于欲界心一境性并非在欲界中的对境心专的性质并不是所有的心一境性现象都属于等引范畴欲界中的心一境性不是唯善性

于妙五欲若初得时如初获色触等五方面可爱物境时妙五欲又称五妙欲五妙即色触境其实统称可享用的物或物质享受妙五欲虽致使人最终受苦但凡人初获得并享用并不以为苦而是生喜

若已证得正受用时如果谋求五妙欲到正享用时此处证字不是「信解行证」之证

毗奈耶vinaya即戒律梵名

观资粮地所修净行观照能使自己持住境地所修的清净行资粮地使人能长养持住不损的境地

由三摩地善成满力于诸烦恼心永解脱故由于要使烦恼心永远解脱必须修满三摩地善法功力具足此句是在解释世尊为什么在无漏方便中先说三摩地后说解脱的原因

由证方便究竟果作意烦恼断已方得根本三摩地故由于通过种种修习 方式觉知终极善果断绝下地所有烦恼才能获得根本性三摩地的缘故此句是在解释世尊为什么在有漏方便中先说解脱(此处解脱意即暂伏断烦恼与上文所说的解脱即永断烦恼义不同)后说三摩地方便究竟果作意瑜伽师修的有漏方便有七种一是了相作意了知应断应得心生希愿二是胜解作意对应断应得正发加行三是远离作意舍一切上品烦恼四是摄乐作意舍一切中品烦恼五是观察作意对于所得能安离增上慢不是加行究竟作意舍一切下品烦恼七是加行究竟果作意能正领受前面诸作意的善修习 果

有俱时生起对治一切烦恼的方便究竟作意和从此无间隔正断烦恼的无间道三摩地同处在定地中时因为方便究竟作意与无间道有俱所以世尊同时说三摩地与解脱

内等净对治寻从而远离寻伺等内心浊念

厌弃舍离喜

对离喜不忘的明了

捨清净超出前三地寻内心平等安住

译文

什么是安立?指的是这四种基本范畴称为定心专注引导身心安和平等境界是与欲界中的对境心专的性质不同的由于此定等境界是由无悔乐引导的然而欲界中的对境心专就不是由这些引导此定境界还与欲界中对事物现象全无精细正确的观想思考不同

其次在初静虑中因脱离尘欲烦恼心生喜悦修习 此静虑圆足并坚持不退从而断除这样五种现象即欲引的喜欲引的忧不善引的喜不善引的忧不善引的舍又对另五法修习 圆满指欢乐及正定

欲引的喜指在初获得色触等五方面可爱事物如果达到正享用时或者观赏或者听享或者领略承受由于这些缘故所以忆想起来心生欢喜

欲引的忧指在谋求色触等五方面可爱事物未成或已经享用过这些事物不能再次谋得或已经谋得却随即失去由于这些缘故,心中生出许多的忧恼

不善引的喜指如有一人在做杀生的事同时心生喜乐甚至生起否定因果有报的邪见

不善引的忧指如有一人在做杀生的事同时心生忧苦甚至生起否定因果有报的邪见

不善引的舍指如有一人或者是各种王中的某一位或者是其他官吏中的某一位或是各种尊长中的某一位自己不乐意做杀生的恶事然而他的仆使在做恶事时他容忍不加制止也不安住在戒律中由于他放纵仆使行恶而自己处在非苦非乐所以他也就造下了恶业他是在仆使做的恶业面前表示接受理解并非事没有呈现在他面前又他匆略寻求精细察纠恶的行为方式使情感始终处在非苦非乐状态又对众恶业沈溺不绝形成恶习 以至情感处在非苦非乐状态又面对现在面前的不善事流转时产生不偏不倚的非苦非乐感受

指从起初受戒律清净不犯的人观照能使自己的清净持住不退的境地所修的清净行在无悔的前提下身心感到调适怡悦内心欢欣踊跃的性质

指在修习 远离烦恼的定地诸法的前提下深自庆幸身心调适恰悦内心欢欣踊跃的性质

指远离使人身心沉重不舒调的赘累身心感到协调安适的性质

指由于如此心协调安适使得身心具有不受损害的乐和从尘累中解脱的乐由于远离了使人身心沈重不舒调的粗重赘累所以从众烦恼中获得解脱

正定指对所缘的对象境精细正确地观想判断对境定心专注不散世尊在讲授无漏慧巧方便法时是先说正定后说解脱这是由于要使烦恼心永远解脱必须修满正定善法功力具足世尊在讲授有漏慧巧方便法时先说解脱后说正定这是由于通过种种修习 方式觉知终极善果断绝下地的所有烦恼才能获得根本的正定当对治一切烦恼的方便究竟作意和从此无间隔断烦恼的无间道正定同时处在定境界中时世尊就同时说正定和解脱这是因为在这方便究竟作意和其他无间道正定中正定与那解脱同时有……

又次在初静虑中具有全部五个分支第一寻第二伺第三喜第四乐第五对境定心专注不散第二静虑有四个分支第一远离内心种种浊念第二喜第三乐第四对境定心专注不散第三静虑中有五个分支第一舍离喜第二对喜的舍离明了不忘第三对喜相加以正确识别第四乐第五对境定心专注不散第四静虑有四个分支第一超出前三静虑的寻和伺及喜乐第二对以上超出明了不忘第三非苦非乐感受第四对境定心专注不散

在初静虑中伺是领取境界对象的方式正定是它的依托喜是对境界对象的感受乐是离除使人身心沈重不舒调的粗重赘累在第二静虑中远离了种种浊念的内心是领取境界对象的方式正定是它的依托其余的如同前面说的第三静虑中离喜对离喜明了不忘对喜相正确识别的内心是领取境界对象的方式正定是它的依托其余的如同前面说的在第四静虑中超出前三静虑的寻乐并明了不忘的内心是领取境界对象的方式正定是它的依托其余的如同前面说的众静虑中虽然还有其余的现象存在然而由于唯有上述分支法殊胜对修习 定法的行人恩惠重所以才将它们特立为众静虑的分支

什么原因使得在初静虑中存在寻伺呢?答由于修行人虽能够从厌患欲界生入初静虑中但在初静虑中尚未观照出寻伺的过咎在第二静虑中能够观照出它们的过咎所以说是寻伺相寂静不运行如同在第二静虑中观见寻伺的过咎因而称为寻伺寂静如此第三静虑因观见喜的过咎所以称为喜寂静第四静虑因观见乐的过咎所以称为乐寂静超出前三静虑一切动想并明了不忘的清净这些差别是应当知晓的